據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富志俠3月2日在2007博鰲國際化工新材料論壇上介紹,近年來,化工新材料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并表現出很高的成長性,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胺(尼龍)等通用工程塑料,硅橡膠、硅樹脂等有機硅材料,氟橡膠、氟樹脂等有機氟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聚氨酯等。
過去,化學工業給人的印象是傳統產業,污染重、能耗高,屬于夕陽工業。隨著近年來化工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和消費的迅速增長,人們逐漸認識到,化學工業中還有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有發展前景、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行業。
尤其是近年來,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信息科學以及能源問題,已成為當今全球各國最關注的領域,而作為材料科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工新材料,其產業發展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眾多產業如電子、航天、航空、汽車以及石油化工等領域,涉及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老百姓的生產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化工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發展。特別是近10年,國家已投資30多億元,支持建設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工程等在內的一大批項目,組織并實施了上百項新材料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帶動近10倍的社會資金投資到新材料產業,也促使了多個領域的化工新材料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突破,使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產業化規模和應用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國內新材料的工業產值已突破5500億元。
富志俠還告訴記者,就整體而言,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許多先進的、高性能的、專用的功能材料、復合材料依然依賴進口,而一些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傳統材料的生產開始趨于飽和。其次,國內科研力量在產品的生產研制上投入較多,而對產品應用領域的開發創新,特別是對原有材料替代的研發投入相對薄弱。
作為目前產業結構的6個業務板塊之一,化工新材料產業已被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確定為這個公司重點發展的領域。其“老化工,新材料”的發展定位,即在重組改造國有化工企業的過程中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并適當向上下游延伸。目前,在化工新材料領域,中國化工擁有有機硅、有機氟、硅橡膠等幾十種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基地。其中有機硅產品在2006年成功收購法國羅地亞有機硅項目后,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三;蛋氨酸位居世界第二位;PBT樹脂生產規模位居亞洲第一;氟橡膠、氣相白炭黑和環氧樹脂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感光化學品彩色顯影劑系列產品95%出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工業清洗和水處理占有國內市場90%的市場份額。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