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在紙上開出美麗的年畫之花,柚樹在枝頭結出甜柚之花。如今,位于我市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內的梁平,又將在塑料產業上孕育出一朵朵環保的生態塑料之花。
隨著國內唯一完整產業鏈塑料產業集群在梁平的打造完成,明年,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的集聚區,將迎來塑料制品產業總產值100億元的首個目標達成。
力爭在2020年聚合200億級生態塑料產業集群,10年形成500億級產業集群。
“無中生有”
梁平抓住機會提出創新思路
3年前,梁平還沒有一家生態塑料企業,而現在,這個產業在梁平的產值將達到100億元。
對梁平來說,這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業。
2013年,幾家外地塑料企業在市經信委的牽頭下,到梁平咨詢投資事宜。市經信委有意打造一個千億級的塑料產業集群,但是一直未找到合適的承接地。梁平大膽提出了生態塑料產業的發展思路——集群發展,打造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塑料機械、產品研發與檢測、原料和產品市場五位一體的產業鏈。
這一“無中生有”的創新思路,得到了上級部門和行業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2013年底,中國塑協、市經信委與梁平縣人民政府簽訂了塑料產業發展三方戰略合作協議。2014年4月,市經信委授予梁平縣“新型工業化特色產業(塑料)基地”,4月27日,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翁杰明到現場宣布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正式開園。
2015年4月,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梁平塑料產業發展規劃,重慶蓬勃發展的云端產業和汽車產業集群都將梁平塑料納入重點配套產業,提供系列政策扶持。同年4月27日,中國塑協為梁平“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授牌,梁平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地區。
同時,包括中科院化研所在內的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專家,積極為梁平發展塑料產業提供智力、技術和招商支持。市經信委、市各駐外辦也都積極幫助梁平招商。
截至目前,梁平生態塑料園區已有10多家企業投產,多家企業正在加緊建設之中。梁平先后與浙江中財集團等塑料產業“大鱷”簽訂正式合同66個,合同引資97.927億元,設計年產值191.84億元。
“并非偶然”
優越投資環境 一直在做功課
“無中生有”地發展生態塑料產業,看似偶然,其實有必然性。
在確定發展這項產業之前,梁平做足了“功課”:通過對市場的調研,梁平縣委縣政府認為,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重慶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將迎來快速發展,對塑料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
梁平周邊800公里范圍內覆蓋了四川、湖北、湖南、陜西、貴州、云南等省份,人口規模約3億,占全國的26%,這些地區的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如利用中歐國際鐵路大通道打開歐洲、中亞等消費市場,市場需求規模將會更大。
同時,作為西部地區職業技術人才培訓輸出的重點縣,梁平的人力資源也很豐富,現有富余勞動力30萬,有國家級、市級(省級)職業教育中心及專業培訓機構6所,每年可輸出產業工人5000人,定向培訓工人2萬人次。
梁平經鐵路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溫州、成都、宜昌等地,在渝萬高鐵建成后,可經成渝高鐵融入“成—渝—萬”經濟走廊。航空運輸方面,可經重慶江北機場、重慶萬州機場飛往世界各地。水路運輸方面,距萬州港口僅67公里,可經萬州港直達上海、宜昌、重慶等地。
在這些優越的條件之下,梁平又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激勵、促進生態塑料企業前來投資。梁平縣政府每年整合安排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重點用于入園企業貸款貼息、品牌培育等方面。2016年,縣財政又籌集資金1.1億元,通過設立創新發展基金、種子基金、增大國有融資擔保公司資本金等六大舉措扶持實體經濟。
對于投資企業,除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一律實行“貴賓證”制度,由縣領導一對一定點聯系,提供全程代辦和配套服務。
“產業的發展,好比相親。”梁平縣有關人士這樣比喻,“我們看中了這項產業,但同時我們的地理政策等優越條件,也產生了‘洼地效應’,讓對方相上了我們。”
“環保賬單”
對有環保風險的企業舉紅牌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塑料產業并不環保。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這一大串專業名稱,讓人不自覺地將其與污染聯系起來。
但在發展生態塑料產業之路上,梁平卻從一開始就謹守著環保生態的原則。
打造新的產業集群,招商引資是關鍵,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一不能逾越的紅線,面對年產值20億元的企業主動入駐,梁平縣委縣政府卻高高舉起了紅牌。原因很簡單,該項目涉及廢舊塑料回收,在環保上存在較大風險。
“梁平無來水,環境容量有限。我們必須在招商引資上慎之又慎。”梁平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綠色發展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對于地處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梁平而言,工業發展必須緊扣“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原則,始終貫穿綠色的發展理念。
為此,梁平產業園科學合理地設置了項目準入門檻,嚴格執行企業準入制度和環境評價制度,在投資產出強度、產值能耗、環境污染等方面對不同產業項目設立不同標準,嚴禁生產方式落后、產品質量低劣、環境污染嚴重和能源消耗高的項目入園。本報記者 李晟
@展望“十三五”
梁平塑料生態產業主動融入全市“6+1”支柱產業,圍繞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塑料機械、塑料改性、交易市場五大領域,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檢測評定、商貿物流、循環回收于一體的塑料產業集群,形成中國西部影響力較大的塑料產業集聚區,到2017年、2020年、2025年分別實現100億元、200億元、500億元的發展目標。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