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阻燃劑行業中流行的'無鹵化'似乎成了'綠色'的代名詞。許多人士進入了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只要不沾鹵素的邊,只要沒有氯和溴,就是絕對的安全。我們姑且不論這一論點的背后是否有商業目的,單就這種絕對化的'一刀切'說法,就值得商榷。
溴系阻燃劑作為目前最大的阻燃劑品種,其中經典產品的生產工藝成熟,性價比優良,應用范圍廣泛,在塑料制品中用于阻燃防火的歷史多達半個世紀。特別是溴系阻燃劑分解溫度與高分子合成材料相匹配,因此使用很少的量就可以達到最佳的阻燃效果,在火災易發的電子電氣產品中應用不可或缺,目前在某些領域還沒有更優的替代品。
但歐洲一些綠色環保組織對溴系阻燃劑產生了誤解,以溴系阻燃劑有毒為由要求政府放寬對部分塑料制品(如電視機外殼)的阻燃標準,結果導致電視機成為歐洲國家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綠色環保組織還認為,溴系阻燃劑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煙霧,而溴化物科學與環境論壇和溴阻燃劑生產商會所完成的多項研究報告顯示,溴系阻燃劑能顯著減少高聚物燃燒時有毒氣體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實驗室NIST的研究也顯示,在燃燒時,含有溴系阻燃劑的高聚物所產生的總發煙量中有毒成分只是無阻燃劑高聚物的1/3。
基于這樣兩種不同的聲音,國際上開展了大量關于溴系阻燃劑安全性的研究,并依據研究結果制定了相關法規。歐洲對于溴系阻燃劑使用的限制比較嚴格,而美國對產品阻燃性能的要求則一直較高,溴系阻燃劑的使用量大而廣。
筆者認為,對于溴系阻燃劑,我們應該有一個更加公正的評價,不能一味地強調衛生環保,而忽略了它對于防火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國際上主要的溴系阻燃劑生產商都在積極配合有關組織進行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方面的風險評估,而且國內外阻燃劑行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開發安全使用溴系阻燃劑的技術及更加安全的新品種,這也為公共防火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更何況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完全禁用溴系阻燃劑在某些領域是不現實的,而且并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所有溴系阻燃劑都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談溴'色變'大可不必。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