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通用塑料

    我國乙烯工業若干問題的思考

    August.1
    慧聰
      乙烯是石化工業的龍頭裝置。其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烴等是石油化工基礎原料,乙烯產量大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我國乙烯工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居世界第4位,已進入世界石油化工大國之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對乙烯裝置規模和布局上還有一些認識不清和不合理之處,如目前技術水平和國情下建設多大規模乙烯裝置為宜?技術上有何困難?我國乙烯工業如何布局更合理、更經濟?這些問題已成為國家有關部門及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目前我國乙烯工業在布局上以各大公司和省、市為中心。這種各自建設乙烯裝置的形式,將造成我國乙烯裝置星羅棋布,既給公用工程、公共設施的規模化、社會化和專業化造成一定困難,也給環境治理帶來問題,并且增加了投資,削弱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從乙烯工業布局來看,我國除臺灣、香港、澳門外尚有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12個省、市、自治區已有乙烯工業,占總行政區的39%,根據目前規劃,尚有幾個行政區也正在籌建乙烯工業。這樣發展下去,我國將有一半以上的行政區都要建設乙烯工業,不僅如此,有的行政區就建了幾個乙烯工業。如遼寧省目前已有遼陽、盤錦、撫順等地建設了三套以乙烯工業為主體的石化基地,并且還準備在大連建設一套大型乙烯裝置,同一個省建乙烯裝置,也沒能布置在同一地區。
      相比之下,世界上乙烯裝置的建設以集中建設為主,如美國的國土與我國差不多,它共有約45套乙烯裝置,其中29套建在德克薩斯州,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占美國乙烯裝置總數的60%,德克薩斯州乙烯產量占美國乙烯總產量的近68%。洛杉磯12套占乙烯裝置總數的27%,洛杉磯乙烯產量占美國乙烯總產量24%。可見美國乙烯裝置的建設非常集中。
      新地址建設一套乙烯及其配套后加工的聯合裝置,從生產裝置到輔助設施及生活設施,相當于一個小社會。我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的總體、輔助設施及其它設施的投資比發達國家高。這主要由于發達國家建設乙烯裝置高度集中,一些公共設施、公用工程和管理機構都已經社會化。對于集中布局建乙烯裝置,經過初步分析,由于可充分依托老裝置,總體、輔助及其它設施的投資可降低約20%。以國內某乙烯工程為例,依托原有一個規模為380kt/a的乙烯工程新加一套440kt/a的乙烯裝置及配套設施,由于可充分利用和依托已建成的設施和基礎,該工程的建設投資約為40億元,費用節省主要體現在公用工程、總圖運輸、污水處理、空分空壓站及供電等依托或部分依托了原有乙烯工程,并且占地和征地拆遷費也少了,共可節省投資約8.4億元,占該工程建設投資的21%。
      在市場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地區,在原料有保證、總體設施具有較好、公用工程條件良好,如水的來源充足,滿足環境保護要求等條件下,采取集中建石化裝置的方式有如下優點:交通設施可共用,如鐵路、公路、碼頭等;公用工程設施可社會化,如給排水、供電、供水、儀表風、氮氣等;原料、中間產品和產品貯罐可社會化;輔助車間如機修、儀修、電修、化驗,倉庫、環保設施如污水處理廠可社會化;可使后加工達到經濟規模,產品、副產品的加工也能達到合理規模,使副產品得到充分利用;同時集中建設還可以減少污染源。
      為此,筆者建議乙烯工業布局必須相對集中。一方面要結合現有乙烯改擴建調整布局;另一方面要通過新布點乙烯項目大力引導和逐步形成我國相對集中的乙烯工業基地,重點是在沿海地區逐步建成1~2個像美國墨西哥沿岸、比利時安特衛普那樣的集中布局的大型乙烯工業基地。關于乙烯的具體布點,應由國家組織幾大石油、石化公司通過建設項目招標方式,擇優選點,集中投資建設,不應再由省市這些地方政府去爭取立項。
      同時,為避免乙烯工業布局過于分散,筆者還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石油、石化行業和企業,抓緊搞好乙烯工業發展規劃。在國家批準認定的乙烯工業布局與規模的基礎上,招標選點和選定建設單位,按照規劃布局,集中建設乙烯項目,逐步形成我國乙烯裝置為龍頭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規模大些,再大些。有規模才有效益,這是世界各國在發展乙烯過程中形成的共識。
      目前全球已商業化運行的最大規模的乙烯裝置是2000年投產的加拿大130萬噸/年乙烯裝置,該裝置以乙烷、丙烷、NGL為原料,由美國公司設計。以石腦油和輕柴油為原料規模最大的乙烯裝置是位于美國德州的120萬噸/年的乙烯工廠,于1999年建成。另外,臺灣臺塑公布的第三套乙烯裝置,以石腦油為原料,規模為120萬噸/年,目前正在進行基礎設計,2005年底可望投產。
      世界在最近兩年內準備投產的乙烯裝置絕大多數規模在60萬噸/年以上。其中伊朗建設最多,規模也最大,最大規模達140萬噸/年。總的來說,已商業化運行的乙烯裝置,以輕烴為原料最大規模130萬噸/年,以液體為原料的最大規模120萬噸/年,在建、擬建的乙烯裝置最大規模為140萬噸/年。
      毫無疑問,選擇建設大規模的乙烯裝置,可充分發揮裝置經濟規模的優勢。有數據統計,乙烯成本隨著裝置規模的增大而有較大幅度的降低。100萬噸/年乙烯與50萬噸/年規模乙烯裝置相比較,可降低成本約25%。150萬噸/年乙烯與50萬噸/年規模乙烯相比較可降低成本約40%。150萬噸/年乙烯與100萬噸/年規模乙烯相比較可降低成本約15%。
      因此,我國乙烯裝置規模必須走大型化的發展道路。這既是乙烯工業發展規律的集中體現,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大型化帶來的優勢和效益也是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內在決定因素。因此,決不能再本末倒置,視局部資源和市場條件搞什么“適度”規模,而忽視了規模效應因素。一定要按照經濟規律和切實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要求出發,創造必要條件,實現乙烯規模大型化。這方面韓國、臺灣、新加坡,甚至泰國、印尼、印度等國的經驗都可借鑒。
      我國乙烯工業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從原蘇聯引進第一套方箱式裂解爐和后期的砂子裂解爐乙烯裝置。70年代又引進5套30萬噸/年管式裂解爐乙烯裝置。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引進了幾套12萬~16萬噸/年規模的小型乙烯裝置。在90年代初期又引進了茂名和吉林兩套30萬噸/年乙烯裝置。同時還改造了一批30萬噸/年乙烯裝置和小型乙烯裝置。目前全國共有18家乙烯生產企業,擁有20套乙烯裝置,2004年共計產量612萬噸。
      初步分析,我國建設130萬~150萬噸/年規模的乙烯裝置是可行的。一方面是因為目前以液體為原料已有多個100萬噸/年或以上的乙烯裝置在投產運行中;另一方面通過對乙烯裝置單元設備大型化進行的初探,隨著技術進步和經驗的積累,乙烯裝置大型化是可以解決的。
      筆者建議,我國今后新布置建設的乙烯裝置規模均應在80萬~130萬噸/年,有條件的可再大一些。切不可再搞80萬噸/年規模以下的乙烯裝置,否則建成即偏小,還要再次改造擴能,耽擱時間和工效,不利于我國乙烯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那些規模小、能耗高、技術落后、經濟效益差、改造無望的小裝置應當關閉。一定要根據經濟發展規律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要求出發,創造必要條件,實現乙烯裝置規模大型化,促進我國石化工業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切實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編者注:本文作者為國內著名乙烯專家、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首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總設計師。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