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是溫州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國內市場占到近一半份額。龍灣區是“中國合成革之都”所在地,現有合成革企業81家,有機熱載體爐管網達347條。有機熱載體爐管網是合成革企業生產線上的“血脈”,也是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雷區”,2001年至今該區共有10多起因有機熱載體管網泄露引起火災事故,甚至發生過因有機熱載體管網泄露引發火災事故造成6人死亡的惡性事故,安全隱患問題歷來突出。今年以來,溫州市質監局深化有機熱載體爐管網治理,探索長效管理機制,不僅提前半年完成了整治任務,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有效保障了合成革企業的有序安全生產。
一是制定“兩選一”整治方案。認真聽取安監、消防和人造革協會的意見,在前期調研和充分排查的基礎上,按照“確保安全合乎使用”原則,推出“全面改造”和“在線檢驗后部分改造”相結合的整治方案:對安全隱患嚴重的企業,采取“全面改造”的方案,大刀闊斧地整治,不留死角;對安全隱患一般的企業,在線檢驗后只需在原有管道的基礎上進行有機熱載體爐管網系統保溫層的拆除,然后經檢驗機構的檢驗,一旦檢驗合格后即可領取有效的使用證書,如檢驗不合格則按規定進行整改。
二是推行“自助式”預約檢測。按照“一要安全二要生產”的原則,允許合成革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根據自身生產或業務安排的實際需要,自主選擇整治計劃和檢測時間。根據預約,溫州市特檢中心提前安排好人員和設備,對81家合成革企業有機熱載體爐管網進行上門檢檢測,不僅提高了檢測率,做到了全覆蓋,而且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檢測成本和侯檢時間。
三是打造“立體型”交流平臺。以龍灣轄區為主戰場,加強縱向指導,發揮特種設備處、龍灣分局和市特檢中心的溝通和配合;發揮當地政府的綜合協調作用,形成質監、安監、消防部門既分工又合作的良好局面;發揮行業協會在整治工作中的發動作用和橋梁作用,積極聽取合成革協會的反饋意見,及時掌握爐管網安全隱患動態信息。
四是構建“網格化”管理網絡。建立例行巡查和定期抽查制度,同時,指導監督企業做好“五主動、六有證、七落實”工作,督促合成革企業健全特種設備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度,落實81名企業專職人員對有機熱載體爐管網實行實時管理、定期巡查,形成“網格化”管理網絡,有效遏制了以往有機熱載體爐管網斷裂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多發勢頭。
通過百分百的整治,保持了有機熱載體爐管網安全事故“零發案”的良好記錄,同時避免了企業因整改停產造成的損失,按照保守估計,以每條生產線整治費用節省10萬元計算,累計為全區合成革企業節省整治經費達3470多萬元,避免全區合成革企業因停產造成的損失達2億元。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