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具有光澤柔和自然、手感柔軟、真皮感強的特點,越來越多地用于制作五顏六色、時尚靚麗的皮衣、皮包和輕便舒適的皮鞋,滿足了消費者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
但消費者并不知道,生產合成革所用到的主要原料――聚氨酯樹脂卻是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污染源主要是生產過程中油性溶劑的揮發造成的。該如何解決消費者需求和生產環境污染的矛盾呢?CCIN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了解到,合成革行業正在興起以水代油的技術革命。
污染緣于“油”
“每次到制革廠,渾身都不舒服。只要去合成革生產車間,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一位長期從事合成革研究的科技人員感慨地說。他的體驗正是我國合成革行業的生產環境現狀。
合成革,準確地稱謂應為聚氨酯合成革。傳統的聚氨酯合成革采用聚氨酯樹脂生產合成革的面層和基層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涂布工藝。聚氨酯樹脂是由以苯類、酮類、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等作為主要溶劑通過聚合法得到,這種工藝生產的聚氨酯也叫溶劑型聚氨酯樹脂。這些油性溶劑就成了主要的污染源。
CCIN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中國擁有大大小小合成革生產企業近2000家,基本上都是采用溶劑型樹脂生產。溶劑型聚氨酯樹脂中含有70%~80%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有毒有害的有機溶劑,在生產過程中極易揮發,成為有機廢氣,造成空氣污染。生產過程中還需要用到大量水,同樣會造成地表水污染。為了減少污染,要對廢氣、廢水中的有機溶劑進行回收,結果又產生新的污染物――危險固體廢棄物以及有機廢氣、廢水等污染。據估計,全國合成革行業每年排放的有機廢氣在20萬噸以上,廢水在800萬噸以上,危險廢固物5萬噸以上。采用溶劑型樹脂生產合成革不僅帶來環境污染,而且由于其部分有害物質殘留在產品中,造成了合成革制品產品質量差,環保指標達不到國際高檔合成革要求。因此,我國大部分的產品還屬于中低檔產品,嚴重影響了我國合成革制品進入國際市場。
除了溶劑揮發帶來的污染外,采用溶劑型聚氨酯樹脂生產加工合成革,還帶來兩大弊端:一是沒有很好地解決透氣透濕問題,穿在身上讓人感到發悶,不舒服。二是合成革使用了大量的化學原料,有些化學原料有一定毒性,殘留較多,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歐美等國家就是因此對我國聚氨酯合成革豎起了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的。
據了解,全球合成革的市場規模500億~700億美元,我國的合成革產量占到世界總產能的70%以上。目前,聚氨酯合成革由于其優良特性,不但在民用領域成了天然皮革的最佳替代產品,而且在尖端的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也得到應用。但由于我國目前的生產主要以溶劑型工藝為主,合成革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國際上現今已在減少溶劑型聚氨酯漿料的使用量,而水性聚氨酯漿料的使用量則在逐漸上升。
環保要靠“水”
“水性聚氨酯樹脂在合成革行業的應用有三大優勢。”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人造革合成革專委會秘書長馮庶君說:“從節能角度來講,溶劑型聚氨酯的應用需要一個回收裝置,這個回收裝置需要水電氣以及人工、土地;而如果采用水性聚氨酯,則整套回收系統可以節省掉,達到節能的目的;從環保上來說,現在都在推行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水性聚氨酯的應用使合成革制造的整個生產過程更加環保,產品做出來以后符合歐盟的標準,符合安全環保的要求,而且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從安全生產上來講,水性聚氨酯替代溶劑型聚氨酯在合成革行業應用,減少了合成革制造過程溶劑著火的安全隱患,減少了溶劑的空氣污染,體現了對生產者的責任關懷。”
中國水性樹脂及水性生態合成革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安徽大學客座教授謝鎮銘對CCIN記者說,采用水性聚氨酯樹脂生產合成革,不僅在其化學性能上達到國際環保標準,在物理性能上更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合成革的性能。水性聚氨酯的高分子鏈能使樹脂具有多種功能性:耐水性、耐溶劑性、耐磨性、耐刮性、耐皺折性,透濕、透氣性能以及手感都比溶劑型樹脂制成的合成革更接近于真皮。
據了解,自1978年殼牌公司將水基聚氨酯分散體皮革涂飾劑產品首次帶進中國市場后,我國水性聚氨酯的發展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最早進入此領域的有安徽大學、江蘇化工研究院、丹東輕化院、沈陽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后來,生產企業也參與其中,吳江中紡絲綢有限公司和溫州環宇輕工有限公司開始進行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研究。2004年后,溫州華峰樹脂廠開始試制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但由于技術、材料、觀念上的各種因素,研究工作進展十分緩慢。直至2007年3月份,張家港佳寶公司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香港展出,才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關注。2007年5月,拜耳公司派專人來張家港佳寶公司,商討發展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合作,得到了佳寶公司的熱烈響應。佳寶公司與德國拜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成功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初步實現了產品多品種、品質優化和可操作性強的目標。而浙江省麗水市優耐克水性樹脂科技有限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的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產品,已涵蓋了合成革前后道加工以及底、中、面各層樹脂的應用和功能革對樹脂的要求。其性能遠遠高出目前市場的同類水性聚氨酯樹脂,擁有更好防黏、抗黏性和更好的耐水、耐酸堿性,機械應用操作性能也有大幅度提高。
政策需跟上
盡管國內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已經有了長足發展,但這一工藝想要在整個合成革行業推開,仍不是一件易事。
浙江麗水市優耐克水性樹脂科技有限公司生態革研發中心研究員劉章平介紹說,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國內水性生態合成革技術還主要受制于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的限制。首先是水性樹脂在離型紙上的應用,能否突破技術門檻,是關系到水性樹脂能否代替油性樹脂的關鍵;其次,水性生態合成革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更高效、低能耗烘干設備的制革生產線來代替傳統的制革生產線;三是雖然一些合成革企業業已使用水性樹脂,仍然只能部分達到環保要求,無法徹底解決行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高、污染高、能耗高的問題。
此外,水性樹脂的高成本,也成為生態合成革推廣的一只攔路虎。陜西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王學川在接受CCIN記者采訪時說:“就是因為成本的問題一時解決不了,溶劑型聚氨酯合成革還穩穩地占據了合成革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因此,盡快形成水性樹脂生產應用產業鏈,降低原材料生產成本和采購成本,還需要全行業共同攻關。”
馮庶君表示,行業協會將從政策、行業引領和標準制定3個方面推進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行業的應用。從政策層面上,要爭取將水性聚氨酯列入國家技術鼓勵項目,申請節能產品、環保裝備。同時協會正在跟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申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用于支持水性合成革的開發、生產和應用技術的推廣。有的省市已經在這方面采取了積極措施,包括溫州市、麗水市都在推行生態化建設,政府對企業采用新的環保材料上有明確的政策措施。從行業引領上,協會將不斷建立一些生態合成革的示范企業和應用水性合成革的基地,組織行業里專家的交流會和培訓,以此推進整個行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從標準制定方面,協會將制定企業生態化建設的標準,包括安全生產的標準、產品標準都在不斷推進。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