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管道經過20年快速發展,產業基礎目前已經奠定,預計今后20年將進入技術與標準引領市場的新階段。4月24~25日將在上海舉辦的2006年中國-歐洲塑管標準化技術及發展論壇將對這一變化進行全面詮釋。
中國塑管產業在經歷了起步和快速發展后,目前年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2005年產量為240萬噸,從原材料、設備到生產加工、標準化、檢測、行業協作等各方面工作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國家免檢產品及馳名商標不斷增多,技術創新工作得到加強,標準化工作從起步伊始就與國際標準接軌,這使塑管在國內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而近兩年伴隨著國際油價攀升,原材料價格升高,塑管加工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一些企業效益下滑,產品質量不達標問題突出,在用戶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業界人士認為,中國塑管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分水嶺,今后將進入新的相對有序的競爭環境,技術與標準將引導企業在規范的軌道上前行。
據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塑料管材管件及閥門分委員會介紹,歐洲作為塑管的發源地和擁有先進技術的代表,其塑管生產與應用經驗對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該發展論壇將邀請歐洲塑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歐洲塑管協會等介紹歐洲塑管發展情況,同時我國建設部和水利部屆時也將分析國內'十一五'期間塑管在市政和建筑工程、節水灌溉和水利工程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為塑管企業指明未來發展方向。其中,中外新材料、新技術交流也是其重要內容。專家認為,該論壇的召開,將對處于轉型階段的中國塑管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此次論壇將由全國塑標委塑管分委會、中國塑協塑管專委會聯合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及歐洲塑標委、歐洲塑管協會等共同舉辦。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