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2006年9月,我國第一個采用自主創新技術的大乙烯項目在南方油城茂名悄然崛起。許多人在為這一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感到欣慰的時候,對國產化大乙烯能否取得預期效益多少還心存疑慮。
三年后的今天,茂名石化交出了一份炫目的成績單:2009年茂名大乙烯基地乙烯產量達到106萬噸,成為我國現有16家乙烯生產企業中第一家實際年產量超過百萬噸的“領頭羊”,寫下我國石化工業史上的一項新紀錄;全年實現利潤36.5億元,平均每天利潤1000萬元,投產三年來累計實現利潤近70億元,相當于10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的全部投資,以優異的投資回報彰顯了自主創新的獨特優勢。
石油化工是現代工業的“糧食產業”,而乙烯則是石油化工的“龍頭”。所以,鋼鐵、乙烯和糧食也常常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制造業發達的廣東對石油化工產品有著巨大需求,茂名大乙烯每年可以拉動上千億元的乙烯后加工產值,其產銷狀況往往可以視為判斷區域經濟走勢的“晴雨表”。
石化市場波譎云詭。從2008年9月開始,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制造業開工不足,國內石化產品需求急劇下滑,由于持續虧損,一些石化企業被迫減產甚至停產。自2006年9月投產后連續贏利的茂名大乙烯也經受了連續幾個月虧損的考驗。然而,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茂名大乙烯依然堅持安全平穩生產,一天也沒有停下來。
對其中的緣由,茂名石化總經理李安喜對記者說,首先,從社會責任來講,作為產業鏈的“龍頭”,如果我們停產,多少采用茂名乙烯原材料的加工企業就會受到影響,我們有責任從穩定區域經濟大局來考量和安排生產;再者,從企業自身來講,如果因一時的虧損退出市場,以后重新占領市場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挑戰面前信心最重要,市場對誰都一樣,誰在困難面前撐得住,誰就可以贏得更大的市場和效益。
結果,僅僅用了四個月,茂名大乙烯就疾步走出低谷,今年以來更是一路絕塵,領跑行業,產量和利潤逐月上升,尤其是五月份以來,茂名石化抓住珠三角制造業復蘇對乙烯原材料需求大增的市場機遇,果斷實施原料多樣化、對重點設備強化監護等多項措施,開足馬力生產,每月乙烯產量連續超過9萬噸,使乙烯年產量一舉超過百萬噸,生產合成樹脂等化工產品300多萬噸,為廣東制造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原材料支撐。同時,由于茂名乙烯產品價格比進口產品低約10%;一年可為下游企業降低成本20多億元。
茂名大乙烯是我國第一套自主創新國產化大乙烯項目,設備國產化率達87.8%,改寫了我國乙烯裝置一直依靠全套引進的歷史,不僅創造了建設周期最短、投資最省、國產化率最高的一系列新紀錄,而且在經歷三年來的市場起伏中彰顯了自主創新所具有的抗風險能力和低成本競爭優勢。
李安喜總經理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作為我國第一個自主創新的國產化大乙烯項目,茂名大乙烯新增每噸乙烯生產能力投資只花了1.2萬元,只有國內引進同類項目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這就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和財務費用。同時,茂名大乙烯投產三年多來不懈消化掌握自主創新技術,創造了國產化新裝置投產后不停車消除缺陷,第一個生產周期就運行一年多的新紀錄,節約運行費用1億多元。國產化裝置不僅可以吃“精米”,也可以吃“雜糧”,降低了原料成本。國內首創被稱為“大乙烯的中國心”的64萬噸級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等關鍵設備,一直平穩運行,降低了維修費用,這都使茂名大乙烯的低成本優勢在市場起伏中得以突顯,2009年實現利潤36.5億元,平均每天利潤1000萬元。投產三年來,茂名大乙烯累計實現利潤近70億元,相當于10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的全部投資,也就是說茂名石化三年賺回了一個大乙烯。
茂名大乙烯創效的底氣為什么那么足?其中一項“秘笈”就是精細管理。在這個年創利數十億元的大企業中,人們卻處處感受到“精打細算厲行節約”的新面撲面而來:過去,乙烯廠區內四支火炬日夜燃燒,如今經過優化生產流程,將可燃性氣體全部回收利用,一舉剪掉了火炬上的“黑辨子”,每月增效400多萬元;以往生產裝置檢修,總要將一些物料外排,如今實現封閉式大修,一點一滴地回收,一次檢修就節約了100多萬元;過去生產一噸乙烯產品要用16噸水,如今職工動腦筋想辦法,將廢水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僅保護了環境,而且噸產品耗水降至8噸,一年少用新鮮水1000多萬噸……。
對內嚴細管理,對外拓展市場,使茂名石化人屢屢贏得商機。與“羅卜快了不洗泥”的做法不用,在產量做大產銷兩旺的時候,他們主動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分赴近百家乙烯后加工企業調查市場,開發了適銷對路且市場前景好的17種新產品,使之成為市場熱門貨。同時,為大用戶“度身訂做”專用料新產品,“美的電器”、“金發科技”等知名企業和廣州本田、廣州豐田、武漢東風日產等著名小汽車生產廠家大量采用茂名乙烯專用料。在摸清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茂名大乙烯還采取“炒小鍋菜”的方法,生產高透明膜專用料、燃油箱專用料等新產品,備受用戶青睞。一家國際著名品牌家用塑料制品的生產商過去只采用進口原材料,茂名大乙烯開發了這種專用料并被這家廠商采用后,每噸產品售價比通用料高出1000多元,成為效益新亮點。目前,茂名石化大乙烯的利潤一半以上就是通過調整結構和開發新產品實現的。2009年,以煉油和乙烯為主體的茂名石化實現利稅220多億元,居中國石化煉化企業首位,其中納稅166億元,占源自廣東的財政收入的50份之一。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