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事實新聞

    開創能源化工低碳發展新紀元

    December.14
    中國化工報
      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標準模式,也是包括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內的眾多工業行業的追求和夢想。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在內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將隨著人類的開發利用不斷地減少,直至枯竭。而經濟的發展和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回到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要解決社會發展與資源日益減少之間的矛盾,唯一的途徑就是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近年來,我國明顯加大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力度,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把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并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收到了明顯效果。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了13%,減排的二氧化碳總量超過15億噸。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合成氨、“兩堿”、“三酸”、原油加工等單位產品的能耗均出現了大幅下降。
      然而,由于基數大、基礎差、技術落后、能源結構又以煤為主,我國能源、資源浪費依然嚴重,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居世界前列。雖然《京都議定書》明確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但不可否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中國履約的壓力將日益增大。
      11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這是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抉擇。如何把這項承諾和抉擇落到實處,是每一個行業、企業乃至個人應該努力的方向和應盡的義務。從這個層面講,延長石油集團靖邊煤、氣、油綜合利用項目,不僅是企業行為,更是行業行為、社會行為和國家行為。如果我國目前規劃中的煤制烯烴項目全部采用靖邊模式,那么每年二氧化碳、廢水、廢渣的減排水平將大為提高。
      更為重要的是,延長石油靖邊項目為我們開創了一個煤的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的新途徑,正如中科院院士張懿所言,我們可以將這個項目的設計理念與構想,延伸到煤與煤層氣,煤化工與鹽化工,煤、油、氣化工與硅、氟化工等方面,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綜合利用以及不同工藝之間的優勢互補,推動更多產業、行業節能減排的進程,讓包括能源化工在內的眾多行業實現低碳化、綠色化發展。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