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工程塑料

    我國特種工程塑料亟待產業化

    May.28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nbsp; 日前,長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兩條均為百噸級的聚醚砜和聚醚醚酮樹脂生產線在長春高新區建成投產。高興之余,該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忠文教授卻憂心忡忡:近十多年來,英國Victrex公司的聚醚醚酮平均以15%的年銷量增幅在連續發展,已壟斷了全世界的經營市場。目前,其聚醚醚酮樹脂生產線經幾次擴產已達2300噸/年,去年又新建一套千噸/年生產規模的聚醚醚酮樹脂生產裝置,預計建成后產能將達4000噸/年。&nbsp;
      由于聚醚醚酮具有耐熱等級高、耐輻照、耐腐蝕、耐疲勞、高強度、耐磨、電性能好等特性,已在航天航空、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醫療衛生、汽車制造、家用電器、國防軍工等領域廣泛應用,并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目前,在國際市場,聚醚醚酮每噸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一汽大眾的奧迪A6轎車里44個用聚醚醚硐樹脂制造的零部件均由英國Victrex公司制造,進價極高。&nbsp;
      聚醚砜和聚醚醚酮是特種工程塑料的主要品種之一。從1960年最初問世的聚酰亞胺到80年代初問世的聚醚醚酮,大約經歷了20年的時間,歐、美等各大公司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對特種工程塑料進行研究開發。本世紀以來,國際上各大石化公司紛紛尋求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尖端技術,競相進入該領域,并將其視為提升競爭力的法寶,所以業界又將特種工程塑料稱為塑料工業的“金字塔尖”。&nbsp;
      我國特種工程塑料的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初,幾乎與國際上同時起步,并相繼被列入“七五”、“八五”、“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863計劃。作為唐敖慶院士的研究生,畢業留校后在吉大化學系高分子實驗室的吳忠文教授即成為早期涉足這一領域的特種工程塑料研究專家之一。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吳忠文教授為首的吉大科技人員先后完成了“聚醚砜樹脂”、“聚醚醚酮樹脂”和“聚醚醚酮酮樹脂”的實驗室研究和中試生產,獲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使我國成為該領域繼英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之后,經國家科技部批準,吉大建立了以張萬金教授為主任的國家863計劃特種工程塑料研究開發中心;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了以姜振華教授為主任的吉大特種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這也是國內僅有的兩個以特種工程塑料研究和開發為主的國家級研發中心。至今,已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0多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nbsp;
      吳忠文教授說,中科院、化工系統的研究院所和主要高校都有一大批高分子學科方面的研究力量,實驗室研究的進展與國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從基礎研究到中試和產業化的進程則與國外相差很大。國外每個品種從研制成功到實現產業化只用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即先后完成了聚酰亞胺、聚醚酰亞胺、聚砜、聚芳酯、聚苯硫醚、聚醚砜、聚醚醚酮等近10個品種的整個特種工程塑料產業化的歷程。而我國從60年代末開始,上述7個品種雖然都早已完成了實驗室研究,但至今除聚苯硫醚可以稱得上已初步實現產業化外,其他品種都相距甚遠。&nbsp;
      產業化的關鍵在于,能否引起有遠見卓識的大型國企和民企的重視和關注。吳忠文說,從其發展歷程不難得知,新一代塑料的任何一個品種,在國際上都是由大公司研發、形成產業化并取得成功的。在我國,除四川華拓公司對聚苯硫醚有大筆投入外,還無別的大公司對這種新材料有足夠的關注。&nbsp;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