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面向社會公開征求《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的意見建議。
代擬稿提出,在成都及環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等形成一批布局科學合理、產業特色鮮明的化工園區。力爭到2025年,建成營業收入上1000億元化工園區2個、500億元化工園區5個,建成一批“專、精、特”化工園區。
限期全部關閉淘汰不符合規劃及相關規范文件要求、基礎設施不完善、安全環境風險突出的化工園區;化工生產企業入園率80%以上,除特殊化工生產行業外,新建化工企業全部進入化工園區,新建高污染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合規園區;園區應急救援與公共服務一體化的信息管理平臺建成率達90%以上;園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100%;園區及園區內企業安全環保監控覆蓋率100%。
按照示范類、提升類、限制類、淘汰類,對化工園區實行分類動態管理。
——示范類園區。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或是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化工園區,且產業高端前沿、產業上下成鏈、資源高效利用、工藝技術先進、公輔設施完善、安全和環保設施配套、污染物排放達標、企業大氣無組織排放管控良好、安全和環境風險管理到位。
——提升類園區。未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或是由省級以下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園區,化工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一定規模,但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經評估并通過改造能達到安全環保要求;基礎建設、公用工程不完全配套,但有規劃或改進潛力;化工廢水沒有全部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采用“一企一管、明管(專管)輸送”收集方式;污水處理出水口水質不符合要求;園區內企業沒有全面實施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未保障雙電源供電,未建設危險化學品車輛專用停車場,未實行封閉管理。
——限制類園區。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發展定位為化工園區,但目前主導產業不屬于化工產業;與城市建成區、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敏感目標之間沒有足夠的安全及衛生防護距離;未依法依規完成規劃環評或跟蹤環評;園區內存在敏感目標未拆遷到位。
——淘汰類園區。化工園區未經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認定;安全風險較高(A類);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發展定位為化工園區,但目前化工產業比重低;不符合“三線一單”管控要求;與城市建成區、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敏感目標之間沒有足夠的安全及衛生防護距離,化工園區內有居民居住;不符合有關規劃要求;安全和環境風險突出,經過評估通過就地改造仍不能達要求。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