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可降解紙杯、塑料瓶做的保暖衣、可替換包裝的面霜、更薄塑料包裝的洗衣液、氫燃料汽車……隨著“垃圾分類”在中國越來越火,眾多企業也攜帶世界先進的環保產品來到進博。在進博會各大展區,“環保綠”已滲透到“衣食住行購”等各個方面,不少企業的“綠色訂單”也較首屆進博增加許多。
塑料瓶和廢漁網 都能做衣服
5個礦泉水瓶,可以做成一件保暖服的填充原料,這是3M帶來的綠色科技。展臺上的4只容器內,分別是塑料瓶片、聚酯母粒、生絲纖維和100%循環再生保暖材料,展示了從PET瓶到衣料的主要過程。
而在臺塑集團展位,則展示了一件綠色運動服。初看并沒什么稀奇的衣服,居然是用廢絲和廢漁網回收生產的環保絲制成的,令人稱奇。另一件衣服采用生物可分解滌綸絲制成,普通布料埋在土壤中需要450年才能分解,而這件衣服只需3年。
有數據顯示,城市生活垃圾中有三分之一是包裝廢棄物。如何為包裝“瘦身”,從而實現垃圾減量?許多企業動起了腦筋。比如花王為洗衣液開發了一款可替換的“環保包裝袋”,不僅可以與容器架搭配直接使用,還采取了更薄的塑料制成,可以減少塑料的使用。采用環保包裝袋之后,用來制作包裝物的塑料可削減74%。
環保包裝還出現在護膚品展臺。蘭蔻帶來了一款“可替換”的面霜,用完后只要購買填充裝,就可以裝入原來的瓶中使用。這種設計可以減少產品的平均包裝體積,整體重量也能減輕39%。他們還將包裝箱設計成“拉鏈咬合”式,再也不用纏上一圈圈的膠帶了。
綠色可持續包裝 極度受關注
在“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食品包裝也是垃圾的一大源頭。在澳大利亞安姆科展臺,陳列了數十款Amlite可持續環保包裝。負責人介紹,“綠色包裝”用鍍硅技術替代傳統包裝中的鋁箔層,既能實現100%回收,又可以做成透明包裝,里面裝什么食物一目了然,還能連袋放進高壓鍋中蒸煮。
“綠色包裝采取Reduce、Reuse、Recycle的3R原則,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重復利用包裝或將包裝回收利用。比如,用軟包裝替代硬包裝,或者減少軟包裝的層數,就可以減少碳排放。”負責人表示,與去年進博會相比,今年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對環保包裝行業是個契機,“今年,很多采購商都來問可持續包裝,關注度很高,有意向的訂單也比去年要增加很多。”
無獨有偶,印尼金光APP的一款可降解紙杯,也成了關注的熱點。紙杯由原木漿制成,可以回收5-7次,不僅減少對樹木需求,回收纖維還可直接進入工廠,生產其他形式的可再生原紙。現場員工表示,奧秘在于普通紙杯中那層“光滑”的涂膜,被替換可降解生物質配方的水性淋膜,分解后可用于堆肥。“這項技術還用在食品卡、肉產品盒等多個產品上,消費者今后看到foopak的標志,就說明是可降解的。”員工說。
氫燃料電池車 幾乎無污染
除了日用品和快消品,本屆進博會的裝備展區,也出現了不少“綠色”產品。比如“垃圾分類機器人”,可以實現自動分揀垃圾;“終極垃圾粉碎機”,可以將建筑材料分解成乒乓球大小的石子骨料,每小時可處理200噸垃圾。德國阿吉斯公司告訴記者,目前已收到幾十筆意欲購買粉碎機的意向訂金。
而在去年主打電動車的汽車展區,今年更環保、高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了主流。氫燃料電池電動車是在特殊裝置下進行的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花幾分鐘時間充一次氫燃料,可以跑六七百公里,而排放出來的則是幾乎無污染的水……在豐田、本田和現代等展臺,新款氫燃料電池車也都引起了追捧。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