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容器薄膜

    用“綠色方案”治理農田“白色垃圾”

    July.26
    拂曉報
      為做好降解農膜新產品的示范推廣工作,日前,市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財政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推廣使用降解農地膜新產品&nbsp;全面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實施降解農地膜新產品推廣項目,努力打造引領全省殘膜污染治理的亮點和樣板。
      我市是農業大市,農膜覆蓋面積達148萬畝,使用量5萬多噸。農用塑料薄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農膜使用量逐年增大,隨之而來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大量廢舊農膜隨意棄置掩埋,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影響了農村環境衛生,造成資源浪費;廢舊農膜殘留在土壤中影響作物生長,導致作物減產,也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及人民群眾的健康。防治農田“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治理“白色污染”,是綠色發展繞不開的難題,關系民生福祉,關系群眾利益。《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從今年春季開始,在部分縣區實施降解農地膜新產品試點工作,計劃通過示范帶動,年內完成10萬畝降解農膜推廣任務,建立降解地膜新產品、新技術推廣示范區。到2020年,全市降解農地膜新產品使用率力爭達到100%,土壤殘膜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要求,項目縣區要根據當地農作物生產資源條件、優勢產業布局等,科學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實施重點和政策措施,分步循序組織實施。可以說,《實施方案》劃定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是對我市農田“白色污染”的精準施治,體現了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推廣應用降解農地膜是解決殘留地膜污染問題的必由之路,但現實生活中這項工作的推進卻并非易事,其中最大的“攔路虎”就是推廣成本較高。因此需要政府引導,多方投入。工作中,我市采取政策集成、技術集成、項目集成的方式,通過政府引導、園區示范、企業帶動、以獎代促,組織實施降解農膜新產品推廣項目。與此同時,項目優先向使用農地膜的貧困村及貧困戶傾斜;優先向帶動扶貧增收效果好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優先向農業項目區,包括國家及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傾斜。這一系列務實舉措的落實,將對降解農地膜推廣使用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社會發展不斷進步,農田“白色垃圾”期待“綠色轉身”。過去幾年,我市通過源頭控制、規范使用、有序回收、安全處置等措施的實施,構建了農田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行百里者半九十,治理農田“白色垃圾”,還需各方協同發力,久久為功。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