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杜邦第一季度利潤暴跌50%,欲出售生物材料業務單元
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 Inc.)欲出售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業務單元(包括Sorona品牌生物纖維)以及其他幾項業務。
繼發布不佳的第一季度財務業績之后,總部位于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市的陶氏杜邦公司在5月2日的一場電話會議中確認了上述舉措。
6月1日,陶氏杜邦公司將拆分為材料公司新杜邦和農業公司Corteva。陶氏公司(Dow Inc.)于4月2日完成了從陶氏杜邦的拆分。陶氏杜邦于2017年由塑料與化學品巨頭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 Co.)和杜邦公司(DuPont Co.)合并而成。
Sorona和陶氏杜邦在合資公司杜邦泰特利樂(DuPont Tate&Lyle)中的股權僅限于該公司的生物材料業務單元中,該部門是5月2日陶氏杜邦公司發言人宣布出售的六個業務單元之一。
Sorona生物纖維中的植物含量近40%,被廣泛用于服裝、鞋類及其他商品。杜邦泰特利樂在位于田納西州勞頓的一家工廠生產Susterra品牌生物原料,這些生物原料被用于生產Sorona等產品。
此外,陶氏杜邦還欲出售合資公司杜邦帝人薄膜,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聚酯薄膜生產商之一。該公司發言人告訴《塑料新聞》,陶氏杜邦于2017年10月宣布將杜邦帝人薄膜出售給Indorama Ventures,但該交易到目前為止尚未完成。
生物材料、杜邦帝人薄膜及其他四項待售業務的年銷售額合計達20億美元。陶氏杜邦發言人表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公布財務業績時,這些業務將歸入新的非核心業務板塊。
“我們希望剝離目前業務組合中約10%的業務,對此我們一直持公開透明的態度,并且在這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陶氏杜邦特種產品首席運營官Marc Doyle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通過積極地進行業務組合管理,我們能夠繼續集中精力,使我們的業務組合始終瞄準高增長市場機遇。”他補充說,“我們將考慮這些業務的所有戰略選擇,并確保股東和主要利益相關方的最大利益。”
在電話會議中,陶氏杜邦首席執行官Ed Breen表示,這些待出售的企業具有“不穩定性”,不過是“優質資產”。
“我們將本著為股東負責的態度作出正確的決策。”Breen補充道,“我想說的是,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我對這些業務的看法,那就是其不穩定性超出了我希望我們的業務組合能夠達到的水平。
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業務,會有其他適合擁有這些業務的企業。因此,我們希望能夠以合適的價格出售。”
陶氏杜邦第一季度總銷售額(包括目前歸屬于陶氏公司的業務)下跌了近9%至不到197億美元,利潤暴跌50%至5.71億美元。
陶氏杜邦交通運輸與先進材料事業部(包括一項主要尼龍業務)第一季度銷售額下降了近5%至13.6億美元,稅前營業收入下滑了5%至4.14億美元。
陶氏杜邦包裝與特種塑料業務部(包括一項主要聚乙烯業務,目前該業務歸屬于陶氏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14.5%至51億美元,稅前營業收入下降了近24%至9.93億美元。
受第一季度業績不佳影響,5月2日陶氏杜邦每股股價下跌6%至不到35美元,5月3日早盤價格為34.40美元。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