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容器薄膜

    朱星河:推動江西省新型塑料產業集群發展

    March.22
    中國工業報
      日前,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恒大集團董事長朱星河在政協江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聯組第五大組會議作了題為《逐步實施一次性塑料制品退出機制,推動江西省新型塑料產業集群發展》的發言。他提出,江西省讓一次性塑料制品退出有諸多有利條件,同時還可以推動新型塑料產業集群發展。因為江西是一個塑料原料百億級、上下游應用千億級的市場,如果大力發展綠色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將能給江西省帶來千億級的上下游新興產業集群,也是助力江西跨越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省份的重大舉措。
      一次性塑料制品泛濫成災
      朱星河委員表示,生活中常見的塑料餐盒、塑料袋、紙箱、膠帶、泡沫等包裝用品大多數是石油基的、不可降解的,它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泛濫成災,嚴重威脅環境、生態和人們健康,增加了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環境挑戰者之一。
      聯合國環境署2018年發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可持續性發展路線圖》報告顯示,全球塑料年產量4億多噸,大部分在首次使用后就被丟棄。海洋生物的窒息、城市下水道的堵塞、家畜攝對人類健康的威脅,都與塑料有關。
      我國2017年初級形態塑料產量為8337.8萬噸,約占世界塑料消費量的1/4,每年消費一次性塑料包裝4000萬噸,人均30公斤/年。據環保部有關研究報告,廢棄塑料作為生活垃圾的社會環保治理成本達2000元/噸,“十三五”期間,社會垃圾處理設施投資達1923億元,龐大的治理成本由全社會所承擔。
      大力推廣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
      近幾年來,在世界各國政府和環保組織的倡導與政策的推動下,石油基塑料制品在一次性消費領域特別是在食品包裝領域里使用的禁(限)令清單在日益增長,我國于上世紀啟動了替代石油基塑料產品的戰略布局,吉林、新疆、海南等省區禁塑令已正式啟動。
      目前,世界各國普遍用聚乳酸作為替代石油基塑料成為主流,它是一種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如玉米、木薯、秸稈等)經過糖化、發酵、聚合等步驟制成的綠色安全、環境友好(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具有通用石油基塑料的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在各領域可以完全替代石油基塑料。
      聚乳酸制品廢棄后在自然環境中可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吸收后可以再次成為各種生物質,形成綠色的生態循環。而且廢棄的聚乳酸制品還可以通過化學循環再轉化為新的聚乳酸,可極大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此外聚乳酸生產周期的碳排放不到PET的三分之一,對于生態環保和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江西有諸多有利條件
      朱星河委員表示,從技術上看,二十年(多)年來,江西省科學院印培民博士團隊聯合社會風投資本,立足自主創新、研發,在系列核心技術、裝備開發上取得重大實質進展,在非糧生物質糖化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打通了橫跨生物、化工、材料三大領域技術的聚乳酸全產業鏈一體化制造路線,處國際先進水平,為江西省乃至我國聚乳酸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主要是缺乏如海南省禁塑令的相關政策,社會資本和相關企業不敢貿然進入。
      從資源上看,江西省作為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如果能回收每年2000萬噸的秸稈作為聚乳酸產業的生物質原料,既能減少秸稈隨意焚燒產生的環境危害,還能增加農業收入。
      從市場上看,按江西省人口估算,年消費一次性各種塑料制品達138萬噸,主要是一次性購物袋、餐具、無紡布制品、醫療用品、礦泉水瓶和飲料瓶、尚無法統計的快遞垃圾等等,是一個塑料原料百億級、上下游應用千億級的市場。
      相關建議
      為此,朱星河委員建議江西省設立讓石油基塑料制品退出的時間表。第一階段,依托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公司位于九江市濂溪區的千噸級聚乳酸全產業鏈示范生產線,在江西省的各級政府機構場所和1-2個代表性的旅游景點(如廬山、井岡山),實施封閉式聚乳酸材料替代(約1000-2000噸)示范,并全部收集循環生產使用;第二階段,所有旅游景點禁止使用一次性石油基塑料制品;第三階段,在全省范圍內禁止使用一次性石油基塑料制品。
      與此同時,設立10億元專項基金,支持省內相關企業轉型,在三至五年內實施聚乳酸全產業鏈一體化規模生產,形成上下游產業集聚,搶占產業制高點。
      另外,制定財稅激勵政策。對江西省內生物基新材料生產企業給予減輕社會環境治理成本(如2000元/噸)的財政獎勵,在五年內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企業所得稅減免的稅收優惠激勵。同時,在過渡期內,對省內從事石油基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企業征收2000元/噸石油基塑料原料的社會環境治理費,促使其同步轉型。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