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石化鎮海煉化公司獲悉,該公司今年采用自主研發的國產添加劑替代進口添加劑,已成功生產出240噸合格的透明聚丙烯新產品M26ETW,標志著該領域核心劑種國產化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
該國產添加劑應用后,按2018年產量計算,每年可為企業降本增效約600萬元。
據了解, 透明聚丙烯產品應用非常廣泛。2014年,鎮海煉化首個透明聚丙烯高端產品M26ETU研發獲得成功,其熔指達到26克/10分鐘,突破了當時國產環管工藝聚丙烯設計無規共聚牌號的熔指上限,再加上良好的硬度、剛性和透明度等,產品上市后即大受歡迎,,成為鎮海煉化效益最好的聚丙烯產品牌號,并逐漸打開了海外市場。
但由于此前生產該類聚丙烯產品所用的核心劑種均是從國外進口,導致成本較高。為打破技術壟斷并進一步挖潛增效,鎮海煉化于今年初組成攻關團隊,從透明聚丙烯配方體系入手,開展國產核心劑種的技術攻關。
攻關團隊在眾多國產透明成核劑中篩選出6種,分別和其他添加劑按不同比例調配,對耐高溫、透明性、霧度、彎曲模量等樹脂性能指數進行反復試驗,最終研發出數據穩定、又兼顧成本的透明聚丙烯專用國產添加劑配方,并在生產裝置進行工業化試用。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