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是國家可持續綠色健康發展的基礎產業,耐高溫絕緣樹脂是保證風力發電機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材料。中南民族大學、蘇州太湖電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圍繞我國風電大功率化的重大戰略需求,突破國際巨頭長期壟斷,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及風電用耐高溫絕緣樹脂合成技術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
我國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使耐高溫絕緣樹脂需求量巨增,然而,該樹脂的合成技術卻一直被歐美國際巨頭長期壟斷,嚴重制約了我國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下,中南民族大學、蘇州太湖電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經多年研發和生產實踐,在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及風電用耐高溫絕緣樹脂的合成技術上取得多項創新。
項目組發明了低黏度超支化聚合物,解決了傳統線形樹脂易纏結、黏度大、浸漬性能差等技術難題;發明了具有促進和固化雙功能的端咪唑羧酸鹽超支化聚酯潛伏性固化劑及耐高溫無溶劑絕緣樹脂,解決了傳統絕緣樹脂黏度大、儲存穩定性差、環境污染嚴重、耐熱性低等難題;提出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均相原位增強增韌機理,打破了傳統線形熱固性樹脂強度和韌性不能同時提高的固有概念,為解釋和分析增強增韌機理提供理論依據,對設計高韌性、高強度的高性能樹脂具有指導意義。
該項目還在產業化上取得突破,建成了超支化聚酯及風電用耐高溫絕緣樹脂生產線,產品在中車永濟等知名風電企業獲得廣泛應用,三年新增產值82億元,新增利潤9億元。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6項,主編專著1部。起草國家和行業標準22項,4項產品列為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該項目成果推動了我國風電絕緣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帶動了社會就業,促進了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