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訊(記者 劉克宏)同力循環公司的交易區、破碎區的標準化廠房已陸續入駐企業;投資10億元的、設計產能100萬噸的中塑新能源一期造粒廠房將6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中水回用工程進入實質性階段,在年內將完成整體工程,實現工業用水的內循環系統……日前,被關停3年之久的、汨羅市的697家塑料企業已通過政府“淘汰一批、轉型一批、升級一批”的政策措施有效分化后,被整合成10多家大公司,從園外的小散亂污狀態,搬遷到新建成的再生塑料產業園內,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時強調的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汨羅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化解落后產能、推動轉型發展,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守住青山綠水,建設“更高品質生態文化活力汨羅”,該市市委、市政府對地處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外圍的小散亂污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采取強力打擊的政策。一方面是對“小散亂污”的非法經營戶和市場實施“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和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一方面是對提質升級、整合入園企業進行優惠扶持,出臺了《再生塑料產業提質升級引導期扶持獎勵辦法》,實現稅收獎勵,租金和設備扶持。通過“打擊和引導”兩手抓,促進整個產業實現觀念、環保、裝備、規模和管理的五個全面升級。
“中塑新能源、萬容科技、同力循環”成為汨羅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中的、再生塑料產業園的三個平臺公司,為入駐企業量身定做標準化廠房、統一收集污水,統一設備和工藝環保設施,禁止鹽鹵分選工藝等。再生塑料產業園具有再生塑料經營過程的交易、分揀、破碎、造粒和深加工等環節所需的標準化廠房,能接納80%左右的原有市場存量。通過五個升級后,汨羅的再生塑料產品也將從以前的“三無產品”轉化為具有行業標準的高質量產品,第一期將達到100萬噸塑料規模的提質改性、產值達60億元。第二期將達到200萬噸塑料規模的提質改性。
以前的塑料企業是家庭作坊式的、粗放式的“零租金”“零排污費”低成本,升級入園無疑增加了企業租金成本、排污成本和新設備采購成本,可能引起利潤下降。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從今年5月上旬起,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入園企業進行管理、納稅、產業前景、產業政策培訓,為企業招工、培訓人員、比選設備,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讓產品形成標準,向品牌建設發力,確保企業入得來,留得住,確保汨羅再生塑料行業成為園區的一支產業生力軍。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