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地膜新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重點提高了地膜厚度、拉伸強度、耐候性能的要求,從源頭上保證了可回收性。農膜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但大量使用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農田殘膜造成了白色污染,特別是西北地區。2017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了農膜回收行動,以西北地區為重點,以加厚地膜應用、機械化撿拾、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為方向,完善回收利用體系。目前,西北100個示范縣初步建立回收利用體系,當季回收率接近80%。
盡管地膜回收治理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還面臨困難。一是缺政策。由于缺乏優惠政策,加之受塑料再生品價格走低、人工撿拾成本攀升的影響,回收加工企業難以為繼。二是回收難。目前大部分地區還是以人工撿拾為主,機械化回收技術不成熟,回收作業成本高、效率低。廖西元說,農業部門正開展生產者責任延伸機制試點,由地膜生產企業統一供膜、鋪膜、回收,地膜回收責任由使用者轉到生產者,農民由買產品轉為買服務。今后將逐步擴大范圍,推動地膜回收與地膜使用成本聯動。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