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工程塑料

    劉英俊:塑料改性助推制品業發展循環經濟

    February.12
    中國化工報
      塑料改性在降低塑料制品材料成本和改善塑料材料性能以及賦予塑料材料電、磁、光、熱、阻燃等新功能方面,目前已取得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如今,這一行業從業人員已有數十萬人,從事改性塑料母料及專用料生產的企業有上千家,各類產品年產量達數百萬噸,不僅為汽車、電子電器、交通、日用等各個領域提供了物美價廉、性能各異的產品,而且還帶動了非金屬礦粉體材料、助劑、添加劑、機械制造等行業的發展。
      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十一五”期間,改性塑料行業正面臨從數量增長型向效益增長型、產品高性價比型和資源能耗節約型轉變的新形勢,這種轉變將對下游制品及相關行業產生良性影響。目前,改性塑料行業正在成為推動塑料制品加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力量。
      我們知道,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是當前引發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沖突的核心之一,而且從長遠看還面臨緊缺甚至枯竭。因此,從現在起就要積極尋找并設法利用資源相對豐富的非石油類資源。目前部分材料的研發已經取得一些成功經驗,某些材料的使用也已達到一定規模,但應用技術還存在許多不足,如強度低、衛生性能難以達標、環保作用不明顯、制品表面不理想等,有的雖然功能性較突出,但制造成本過高,這些問題成為制約非石油資源在更廣范圍內更大規模替代石油基合成材料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非石油資源在塑料加工領域的應用研究,進一步解決添加物的分散及與基礎樹脂的相界面親合問題、非石油類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應用問題,成為改性塑料行業技術創新的首要任務。
      在廢棄塑料方面,目前我國再生利用總體形勢喜人,除少數品種(如購物袋和復合包裝膜片等)外,大多得到了充分回收和再利用。但是,我國多數廢棄塑料再生利用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粗放式的低水平加工極大地降低了材料的使用價值。同時,由于行業門檻低和監管不力,還帶來新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曝光的洋垃圾事件更是推波助瀾,把社會關注點聚焦到廢棄塑料再生利用行業的負面影響上,極大地損害了這一行業的形象和聲譽。
      當今廢棄塑料再生利用的重要意義已經不像合成樹脂緊缺的年代單純作為塑料加工原料補充了,從更高更長遠的角度看,廢棄塑料和石油一樣,是寶貴資源。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行業管理力度,杜絕回收利用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要依靠塑料改性技術,提高再生利用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為再生塑料行業依靠自身力量加大環境治理投入打下良好經濟基礎,逐漸改變廢棄塑料再生利用行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的被動局面,真正為實現循環經濟開辟通路。
      在應對相關法規挑戰方面,近些年歐盟以減少環境污染和提高化學品使用安全性為由,相繼出臺了WEEE、RoHS及REACH等法規,對塑料制品中使用的各種助劑的安全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塑料加工業使用的增塑劑、阻燃劑、熱穩定劑中的主打品種,相當一部分屬于被限用或淘汰之列。因此,要想跟上世界發展步伐,就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利用新的改性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和品質。
      為順應國際潮流,我國也正在逐步加強對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控制和產品安全性的管理,無論是電子電器還是食品用塑料包裝都已有相應的控制標準。在這些工作中,重要的是要改變企業的舊觀念和老習慣,新問題需要通過新思路加以解決,而正確、合理使用改性塑料產品和技術至關重要。
      目前改性塑料行業重點發展的技術與產品主要有:非石油類添加材料粉體表面處理和在基體塑料中的分散技術;非金屬礦粉體材料填充改性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密度控制技術;木粉、竹粉、秸稈粉等天然纖維粉體材料和塑料復合技術,特別是粉碎和表面處理技術;改性聚丙烯替代ABS技術;廢棄塑料再生利用加工技術,重點是在最大限度保持廢棄塑料使用價值的前提下進行節能型加工以及不經嚴格分選即可混合加工與應用的技術;無機粉體材料改性的環境友好型塑料;針對合成樹脂本身的改性技術與產品。業界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多,目前不少科技成果已應用到生產中。如利用成核劑改善聚烯烴制品的透明性;采用輻射、接枝等方法,制備高熔體強度聚丙烯(HMSPP);采用PC、PET、PTT與PBT共混,提高其熱變性溫度,改善缺口沖擊敏感性、尺寸穩定性;耐候ABS、PC/ABS合金等。
      (作者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改性塑料專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