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河南省農膜市場了解到,在農膜生產、應用領域有兩種新產品值得快速生產和大面積推廣使用。
一種是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能促進農作物實現高產、穩產的聚乙烯長效滴流膜。該型農膜在我國東北地區已成功進行了成功應用試驗,取得了理想效果。這一創新研究成果,標志著我國農膜在技術研制、生產應用中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即將為我國農用棚膜的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做出貢獻。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資助下,采用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發路線,開發出了制備生產長效滴流棚膜的系列專利技術,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這種長效滴流棚膜在使用過程有效降低了表面活性劑遷移和流失的速度,使棚膜的流滴期增加到12個月以上,同時具有一定的防霧功能和抗老化、壽命長的特點。
農膜覆蓋栽培可以打破季節限制,延長農作物的生育期,并能增加有效積溫,加速農作物的生育過程,實現高產、穩產,已被許多地方的農民譽為“綠色銀行”或“綠色工廠”。
該產品的研制成功,解決了目前我國農用棚膜流滴期短(只有3~4個月)、品種少(只有20多個)、多為通用性產品的缺陷,并將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國園藝栽培技術的發展和廣大農民增收創造成了條件。該農膜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將成為我國今后農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二是由河北大學推廣的新型環保液體農膜。實踐證明,過去使用的塑料農膜特別是地膜大量使用會造成農田“白色污染”,既影響土壤適氣性,阻礙水流動和作物根系發育,造成土壤板結,又會纏繞農機,影響田間作業。而河北大學推廣的新型環保液體農膜,可以作為傳統塑料農膜的替代品,能有效解決農田“白色污染”問題,該產品已在河北省大名縣營鎮鄉啟動。
據介紹,該農膜是以甲殼素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混合物,兌水后可直接噴施于土壤表面,其中的高分子與土壤顆粒結合后,可在土表及土表以下的土壤團粒表面固化成極薄的透氣膜,對提高地溫、減少土壤蒸發和養分流失、提高作物產量具有特殊作用,并可以自行降解,不產生白色污染,與土壤結合后還可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除作為農膜用外,該產品還可進行葉面噴施、枝干涂抹以及作為農藥和化肥的添加劑用,具有使用方便、促進生根.一品多用、立體成膜和適應面廣等特點。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