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通用塑料

    梁平縣生態塑料產業發展紀實

    November.14
    重慶日報
      今年6月,全國省級廣播媒體“聽見重慶·再聚五大功能區域”采訪團到梁平工業園區“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采訪,一件事情讓那些見多識廣的編輯記者們深感疑惑:印象中污染嚴重的塑料生產企業,為什么能在梁平實現現代化清潔生產?這么多沿海知名塑料企業,為什么會扎堆進駐這個西部小縣城?
      數據表明,在2013年底以前,梁平的塑料企業數量還是零,但在過去短短兩年多時間里,梁平生態塑料產業園卻簽約入駐了72戶塑料企業,其中投產與在建企業達30戶。因為大量塑料企業的涌入,梁平工業園區的建成區面積,一下就由過去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近7平方公里,翻了一番多。
      梁平生態塑料產業的異軍突起,靠的是什么?對于地處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這個山區縣來說,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在做好“面上保護”的同時,如何做好“點上開發”?
      梁平縣委書記吳盛海給出的回答是:“不拼要素拼思路。”
      一次失敗的招商啟發出一條新思路
      “我們發展塑料產業的思路,是被一次失敗的招商引資活動所啟發出來的!”說起梁平生態塑料產業的發展,吳盛海不勝感慨。這次招商引資活動發生在2013年10月——市委四屆三次全會召開后的第二個月,市經信委工業處處長張波帶著主城區的6家塑料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到梁平考察投資。
      “我們以最高的規格接待了這次投資考察!”吳盛海說,他那時候還是梁平縣縣長。不僅親自陪同考察,縣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也全部出面參與投資洽談。
      梁平對招商引資的格外重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該縣工業發展長期滯后。“我們發展工業的基礎和條件,根本不能與城市發展新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相比!”梁平縣委常委、曾任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的李鐘斌說,梁平遠離主城,不靠長江、不通鐵路,工業基礎又薄弱,招商引資的難度非常大。
      就在6家塑料生產企業負責人考察梁平之后的第二周星期一上午,吳盛海跑到主城找到剛上班的市經信委張波處長,洽談了整整一上午。下午又逐一回訪那6家企業。
      與企業的談判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吳盛海卻通過這次招商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市政府曾謀劃在我市布局一個千億級的塑料產業集群,以彌補中西部地區沒有較為集中的塑料產業這一空白。這個項目已在市經信委儲備了好幾年,一直沒能落地。這也是市經信委帶企業前往梁平考察的一個重要原因。
      “市里看好的產業,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回到梁平后,吳盛海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就此進行專題研究。
      “我們研究得越深入,心里就越興奮!”吳盛海說,他們通過研究發現,我國塑料產業存在嚴重的布局不合理問題。過去,因我國塑料原料主要靠進口,經海運到沿海地區便被攔截下來就地加工,因此,我國塑料加工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近年來,隨著中西部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塑料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長,從而使得大量的塑料制品從沿海運往內地。因塑料原料加工成制品后,體積變大、運輸成本增大,不僅使沿海塑料加工企業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內地的汽車、電子等產業的基礎配套受到嚴重制約。
      由此,梁平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塑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其基本思路就是:瞄準我市汽車、電子、家電、建筑、日用品等行業,圍繞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塑料機械、改性塑料等產業鏈環節,打造集生產加工、產品研發設計、檢測評定、商貿物流、循環回收于一體的塑料生態產業集群。
      他們認為,以梁平的區位交通條件和工業基礎,可以在塑料配件上融入全市大工業體系,從而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之路。況且,塑料加工只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環境敏感度并不高,也符合梁平“面上保護”“綠色發展”的要求。
      闖過招商引資這道“關”
      思路有了,規劃也有了,如何把這一藍圖變為現實呢?
      “關鍵在于招商!”吳盛海說,他們打造塑料產業集群的設想盡管得到了市經信委等市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但還得闖過招商引資這道“關”。而多年屢戰屢敗的招商引資實踐讓他們意識到,還像過去那樣到處撒網、四面出擊地招商引資,肯定行不通。
      由此,他們把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作為招商引資的“開門磚”。2013年12月,吳盛海與市經信委消費品工業處調研員陳強赴京找到中塑協常務副理事長曹儉,提出由中塑協、重慶市經信委、梁平縣三方聯合打造塑料生態產業園。
      “地方不行,地方不行!”曹儉聽罷連連擺手。吳盛海和陳強“扭”住他不放,最終說服曹儉來梁平“看一看”。沒過多久,曹儉帶著4名專家到梁平進行實地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4名專家考察后全部看好梁平的塑料生態產業園。2013年12月28日,三方正式簽訂了聯手打造“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的協議。
      與此同時,浙江中財、華馳文具也簽約落戶梁平,使梁平塑料產業在招商引資上實現了“開門紅”。
      由此,梁平開始對沿海省市塑料加工協會組織、塑料相關龍頭企業逐一進行重點突破。
      “你們這個塑料生態產業園,讓我看到了中國塑料的希望!”浙江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萍在接待梁平招商人員時神情激動,不僅為他們牽線搭橋,還到梁平作演講,進一步堅定了梁平打造塑料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市政府也積極幫助梁平招商引資。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梁平在塑料產業招商上捷報頻傳:2014年簽約10家企業,2015年簽約41家企業,2016年上半年簽約21家企業。兩年多引進的塑料企業數量,相當于梁平工業園過去10多年所引進企業數量的總和。
      2015年4月,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正式掛牌。
      將形成500億元規模的全產業鏈園區
      日前,記者在梁平工業園區采訪時看到,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投產塑料企業達18戶,在建塑料企業12戶,使梁平工業園區呈現出蓬勃生機。而部分已投產的企業,也嘗到了投資梁平的甜頭。
      由浙江中財集團投資、于2014年9月投產的重慶利財管道有限公司,是產業園第一個投產企業。目前,該企業不僅一期廠房滿負荷生產,二期廠房也已啟動建設。公司綜合部經理李見明告訴記者,過去,浙江中財每年在重慶市場的銷售額在10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而去年已達到6000萬元,加上重慶周邊市場的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
      “塑料產業是為數不多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傳統產業之一!”吳盛海說,2004年至2013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復合增長率達到15.2%,遠高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長率,其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塑料性能的不斷增強,對鋼材、木材等傳統材料的替代趨勢不斷加快,其基礎地位也越來越強,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加上重慶及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建設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作支撐。
      他表示,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將采取“三步走”:第一步是集中引進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僅是已建和在建的企業,預計明年可實現100億元的產值,全部投產后預計可達到200億元產值,第一步已基本成功。第二步則是在做大塑料產業的基礎上,引進改性塑料、塑料機械、塑料模具及產品研發設計機構,基本形成全產業鏈的塑料產業園,預計可在2020年形成。第三步是到2025年左右建成西部地區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體系強、產業集聚效益明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好的塑料產業基地。屆時,梁平塑料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規模。本報報道組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