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通用塑料

    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在廣東塑料行業聯席會上推介

    April.21
    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
      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戰略地位重要,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具有承東啟西、接轉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的西部中心樞紐,中國內陸開放的橋頭堡。發展態勢良好,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重慶經濟持續逆勢上揚,經濟增速連續3年保持10%以上,2015年上半年更是領跑全國。習近平總書記2016新年國內第一站就蒞臨重慶視察,對重慶加快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是對重慶發展的充分肯定。貿易物流暢達,擁有航空、水運、鐵路3大交通樞紐、3個國家一類口岸(江北國際機場空港、江北寸灘水港、沙坪壩團結村鐵路口岸)、3個保稅區“三個三合一”口岸開放平臺。產業基礎雄厚,已經形成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52家。今日重慶,是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將更加重要。
      梁平位于重慶市東北部,置縣1461年,幅員面積1892平方公里,總人口93萬。那里物產豐富、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濃厚,自然生態良好,平均溫度18度,首批“中國森林氧吧”35萬畝百里竹海聞名遐邇,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聲名遠播,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國名柚之鄉、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
      近年來,梁平縣委、縣政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2.3億元,增長11.9%;公共預算收入17.1億元,增長13.7%;固定資產投資267.5億元,增長20.5%;工業總產值310億元,增長17%,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到7.3平方公里。今日梁平,經濟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位于重慶梁平工業園區,2014年4月開始建設,2015年4月獲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正式授牌。現有浙江中財集團、廣東獅特龍醫用塑料、福建融康包裝等50余家大中型塑料企業入駐。今年,已有廣東揭陽燦盛塑料公司等23家塑料企業與產業園正式簽約,生態塑料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預計到2020年,梁平生態塑料產業集群年產值將達到400億元。
      產業園之所以能受到全國各地企業青睞,是因為他們在發展生態塑料產業方面有四大優勢。
      一是政治生態好。近年來,重慶市委孫政才書記、市政府黃奇帆市長等領導,中塑協曹儉理事長等業界權威先后蒞臨梁平調研、指導,為梁平發展定向導航、出謀劃策。特別是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同志蒞臨梁平視察時,對他們發展生態塑料等特色工業作出了“路數對、態勢好、作風實”的充分肯定,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等市級部門也研究出臺專項政策支持梁平生態塑料產業發展。
      二是市場前景廣。產業定位準,在西部地區目前尚無有重大影響力、產業鏈條完整的塑料產業基地,他們的塑料產業規劃被列入重慶市重大產業布局,產業園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重慶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梁平縣人民政府聯合打造,致力于打造立足重慶、面向中西部、輻射全國的集塑料改性、塑料模具、塑料機械、塑料制品、交易市場及研發檢測為一體的500億級塑料產業集群。產業市場空間大,重慶推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為塑料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重慶作為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全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國家新型城鎮化的試驗區,并且以梁平縣為中心,800公里半徑內,可覆蓋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等省份大部分中心城市,市場消費人口近3億,為各種塑料配套制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消費群體。
      三是生產配套齊。物流運輸快,縣內“兩高兩鐵一國道”對外大通道全面形成,高鐵經濟時代全面到來,梁平將全面融入“重慶1小時經濟圈”,凸顯新區位、新優勢,屆時梁平至重慶主城只要40分鐘。縣外,向東經長江黃金水道融入亞太,向西通過渝新歐鐵路通達中亞和歐洲,向西南經渝昆鐵路通達東南亞,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集點,是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和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第一梯度。要素保障全,原材料供應便利,梁平周邊100公里內,有長壽、萬州、涪陵、達州四大化工基地,匯聚了川維、巴斯夫、揚子江等一大批知名化工企業;人力資源豐富,全縣有富余勞動力30萬人,周邊區縣有200萬以上的勞動力資源,有各種層次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為企業常年定向培訓和輸送產業工人;用地條件良好,產業園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土地供應充裕;水電氣供給充分,從不拉閘限電;融資空間充足,全縣20余家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300億元。
      四是發展環境優。政策給力,他們擁有直轄市的體制機制優勢,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和重慶直轄市優惠政策疊加。國家、市級相關專項資金及科技項目支持力度大。市級層面專門設立了800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含塑料在內的新材料)股權投資基金、200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縣級層面籌集1.1億元從各種渠道扶持實體經濟,還設有財稅貢獻獎、自主創新獎等多種獎項鼓勵工業經濟發展;專門制定了推動科技創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障用工、降低物流成本、加大融資服務和基本要素保障六大方案,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在技術研發、行政審批、勞動用工、物流運輸、金融信貸、水電氣保障等方面的人工成本、財務成本、生產成本,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服務貼心,企業辦事方便快捷,實行項目服務專員制,全程代理各項手續,商事登記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重點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
      政府造環境,企業創財富。他們始終堅持“替投資者著想,幫投資者成功,助投資者發財,為投資者服務”的理念,力求做到“企業發財,產業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