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助劑輔料

    無溴通用環保阻燃劑成本僅為國外同類產品十分一

    January.21
    南方日報
      有著“連州愛迪生”美譽的連州市民劉志成再次革新了自己的發明創造:歷經5年研發,終于研制出了“劉氏無溴通用環保阻燃劑”,實現了低廉的價格、優異的阻燃性能、超低的吸潮率,以及無異味、無毒害、綠色低碳環保,一旦實現專利化,必將在阻燃劑領域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目前最為擔心的是,因為原料來源便利、成本低廉,一旦推出便會很容易被人仿制,憑我現在的實力,維權的難度實在是太高了。”為此,劉志成暫緩了阻燃劑的專利申請,他希望能與有實力的公司洽談合作,確保自己的研究發明獲得應有的保護,并盡快投入生產造福社會。&nbsp;文/圖&nbsp;南方日報記者&nbsp;段燦 通訊員&nbsp;黃火記&nbsp;策劃/統籌:黃津
      “燒不著”的海綿和紙巾
      日前,記者在劉志成家見到,僅僅噴上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可燃性極強的紙巾、海綿再怎么灼燒也不會著火,頂多是灼燒一段時間后變得焦黑而已。
      “雖然阻燃劑的一些具體參數還沒有進行規范檢測,但阻燃的效果是顯而易見、非常顯著的。”劉志成介紹,2年前他便已經研發出了液體的阻燃劑,但為了讓自己研制的產品可以使用到更為廣泛的材料上,此后他又投入大量精力成功研制出了固體的阻燃粉劑,至今年方全面完善。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材料領域也是異軍突起。各種新型材料在建筑裝修、家具制造、化工和機械、軍事設施、交通運輸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新型材料有著獨特的優點,但很多材料卻也存在著嚴重的火災隱患,主要原因便是相當部分材料沒有經過相應的阻燃處理、極易燃燒。
      劉志成介紹,作為緩沖或隔熱、吸音隔音的材料,廣泛應用于沙發、床墊、飛機火車汽車座椅制造中的海綿以及泡沫塑料等,是存在嚴重火災隱患的典型代表。“海綿和泡沫因為疏松的多孔或微孔結構,燃速快、熱量高,不僅會給滅火作業帶來很大困難,同時這些材料在燃燒時還會分解、釋放出大量對人體有毒害作用的含硫氧化物和高分子濃煙,造成次生災害。”
      2008年9月20日23時許,深圳市某俱樂部發生火災,雖然經過消防部門全力撲救、火災很快被撲滅,但是該事故依然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傷,其中51人需住院治療。據了解,該事故的起火原因為俱樂部演藝大廳舞臺表演時燃放煙花彈,煙花彈爆炸產生的火星引燃了頂棚的吸音海綿(聚氨酯泡沫塑料)蔓延成災。
      “我在媒體上看到了這則報道,頓感痛心,在查找了很多資料后,決定研發一款便宜、環保易推廣的阻燃劑。”劉志成說。
      成本僅為國外同類產品十分一
      事實上,如果成本合理、環保無害,相信很多人愿意使用添加了阻燃劑的材料。
      據了解,發達國家為了避免重大火災的發生,在生產易燃材料時往往都會加入阻燃劑,當受到外界火源攻擊時,能夠有效地阻止、延緩或者終止火焰的傳播,從而達到防止火災的作用。但是,國內一些聚氨酯硬泡、軟泡保溫、吸音材料和聚苯乙烯生產廠商,出于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競爭力的考慮,在生產過程中大多不使用進口阻燃劑。而目前國內生產阻燃劑的廠家還未能制造出可為廠商接受的阻燃劑。
      “因為進口阻燃劑價格高昂,目前國際市場價格為每噸在38000元至70000元(人民幣),如果使用進口阻燃劑,將導致產品價格過高而不能打開市場。”劉志成說,不僅如此,在塑料中占據絕對優勢的溴系阻燃劑在環保問題上非議頗多,也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原因。
      “我目前研制出的阻燃劑恰恰可以克服這些難題。”劉志成介紹,他發明的阻燃劑沒有毒性,也沒有刺激性異味,生產原料全部為身邊常見、易得的材料,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質排放,非常符合環保要求。“它實現了低廉的價格,優異的阻燃性能,超低的吸潮率,無異味、無害、環保,屬于綠色低碳的新技術產品,同時生產成本極為低廉,僅為國外同類阻燃劑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劉志成介紹,他發明的阻燃劑可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添加入塑料、電纜、泡沫、海綿、人造管等材料中,“這樣的阻燃劑市場前景必定十分廣闊。”他對此滿懷信心。
      “但目前最為擔心的是,恰恰是因為原料來源便利,成本低廉,一旦推出便會很容易被人仿制,憑我現在的實力,維權的難度實在是太高了。”為此,劉志成暫緩了阻燃劑的專利申請,他現在希望,能與有實力的公司洽談合作,確保自己的研究發明獲得應有的保護。
      7歲時成功拆解復原鬧鐘“劉氏無溴通用環保阻燃劑”不是劉志成的第一個發明。有著“連州愛迪生”美譽的他可是連州人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專利發明人。
      在記者采訪時,劉志成抱出了一堆厚厚的專利證書,最早的一項專利為1985年5月申請的“轉輪式保溫瓶”。1985年,中國專利局(現國家知識產權局)剛剛成立5年,劉志成的這張專利證書編號為第824號。
      “到現在為止,我申請的專利超過了20項。”劉志成介紹,之所以有這么多的發明專利,大概與他自小就喜歡折騰、研究的性格有關。
      劉志成出生于1957年,在他7歲時,家中有一個正規的德國鬧鐘,但天性愛好研究的他卻偷偷將家里的鬧鐘全部拆解了開來,最后又偷偷的完美復原。回憶起這件趣事,劉志成仍然是滿臉驕傲。
      受當時條件所限,劉志成僅讀了一年高中便結束了校園生活,但此后憑借著一股韌勁,他孜孜不倦、刻苦自學,并一有機會便請教專家、學者,最終在發明創造領域不斷結出了豐碩果實。
      “我大概屬于那種霸得蠻、耐得煩的人。雖然我的學歷不高,但這反而在研究領域給了我另一種優勢。”劉志成說,正是少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他在發明創造中更能大膽嘗試,化不可能為可能,最終以汗水和運氣成就了20多項發明專利。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