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通用塑料

    MMA應用需提高競爭力

    October.15
    中國化工報
      近年來,國內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產能迅速攀升,但受技術和原料等因素影響,我國MMA下游應用產品附加值較低。因此,國內生產企業在擴大產能的同時,還應大力開辟MMA高端應用領域,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吉化集團公司是國內主要的MMA生產企業之一,3套裝置產能合計7.8萬噸/年,至2006年底產能將擴增至12.8萬噸/年;上海璐彩特國際公司10萬噸/年MMA裝置于2005年7月投產;日本三菱(合成纖維)麗陽株式會社在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區惠菱化成公司9萬噸/年MMA裝置也于2006年7月投產;德固賽公司也計劃在中國建設10萬噸/年MMA裝置,該MMA裝置將需要投資約1.5億歐元,預計在2008年投產。此外,我國還有500余家小企業裂解生產MMA,2005年裂解MMA產能約14.5萬噸,產量12萬噸。
      經過多年應用開發,我國MMA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已從上世紀70年代幾乎全部用作聚合加工成PMMA澆注板原料的單一應用領域轉向應用于非樹脂產品的加工領域,并研究開發了耐溫、耐磨、抗靜電、高抗沖PMMA和特大、特厚、中空、異型PMMA以及光導纖維用的PMMA內芯材料等。
      2000年我國MMA表觀消費量為11.86萬噸,2005年已達22.46萬噸,年均增速達到23%。同時進口量也穩步增長,從1997年的1.95萬噸增加到2004年的8.4萬噸。2005年由于上海璐彩特公司裝置投產,使國內供應量大幅增長,進口量降至7.5萬噸。隨著三菱麗陽惠州9萬噸/年MMA裝置于2006年7月投產,預計2006年產量將攀升至24.3萬噸,進口量將下降至3.5萬噸,表觀消費量將達到24.9萬噸。由于國內MMA產能迅速擴大,我國MMA的自給率逐年上升,已由2004年的57.4%上升至2005年的70.3%,預計今年將大幅度上升至97.6%。
      2005年國內MMA消費結構為:PMMA占60%,塑料加工助劑ACR和MBS占12%,表面涂料占23%,其他占5%。
      MMA最主要的用途是生產PMMA,2005年我國PMMA生產企業300余家(其中千噸以上的企業約40家),總產能約45萬噸/年,年產量卻只有17.6萬噸。其中模塑料產量約2.3萬噸/年,澆注板約15.3萬噸/年。目前我國PMMA主要消費領域為生活用品、家具等中低端市場,防射線PMMA、光學纖維等特種PMMA的應用領域尚屬空白。隨著國內廣告業、中高檔家具業、建筑業、交通業、光學領域以及IT業的迅猛發展,對PMMA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產品將逐步由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擴展。
      國外MMA在表面涂料行業消費份額較大,用于生產涂料、紡織漿料、造紙助劑和皮革助劑等,但國內在該領域的年消費量僅在百噸左右。隨著日本立邦、英國ICI等跨國公司在我國獨資、合資涂料企業的成立,對MMA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度增加。
      MMA的另一重要應用領域是用于PVC抗沖改性劑ACR和MBS。近年來我國PVC硬制品比例不斷提高,已接近60%。以2005年PVC硬制品產量450萬噸估算,需要各類抗沖改性劑12萬噸以上,市場容量很大。因此,未來PVC抗沖改性劑將成為我國MMA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此外,MMA在甲基丙烯酸高級酯、腈綸單體、丙烯酸類膠粘劑、不飽和聚酯交聯劑、潤滑油等消費領域也有應用。
      然而,國內MMA產品應用領域開發還遠遠不夠,目前我國僅有幾種大宗產品,且附加值低、應用面窄。其他下游產品還處于起步階段,產量少且應用范圍有限。我國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的MMA下游產品,僅2005年我國PMMA進口量就達19.7萬噸。因此在加強生產的同時,生產企業還應與科研部門聯手合作,大力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下游產品,以實現產品系列化、多元化、專用化。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