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質監局近日對39種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實施市場準入,包括飲用水桶、零售商品包裝袋、方便面袋、膨化食品袋等百姓關注度高的產品,以確保消費者特別是兒童的飲食安全。
長期以來,人們過多重視食品本身的質量,而對劣質食品包裝的危害知之不多。實際上,劣質的食品接觸材料雖然不像感染病毒、細菌那樣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立竿見影的危害,但這些產品在長期反復使用的情況下,有毒有害物質會遷移到食物中,通過食用積累導致慢性中毒,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發育尤其不利。如劣質餐盒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的化學物質;某些鉛的化合物能溶于熱酒精和酸性飲料,分解出鉛離子,除了致癌,還會通過生殖傳給下一代,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山東省質監局此前對全省食品用包裝容器和工具生產企業進行的專項調查顯示,山東現有食品用包裝生產企業348家,其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近1/3。很多小企業設備簡陋,生產過程中缺乏質量控制手段;原材料進廠不驗收,產品出廠不檢驗,無標生產現象比較普遍。更有一些企業為獲取非法利潤,違規使用回收料生產食品用包裝容器等制品。
根據規定,山東省質監局對食品用包裝容器和工具生產企業申請市場準入,有一定的過渡期限。過渡期限結束后,未獲得準入的生產企業將不得生產有關產品。同時,食品生產企業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未獲得生產許可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