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容器薄膜

    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將何去何從

    September.25
    中國包裝雜志
      目前占據市場主流的有三種包裝形式:一是瑞典利樂公司推出的利樂包裝;二是塑料杯無菌包裝;三是多層共擠鮮奶膜包裝。其中多層共擠鮮奶膜包裝是采用LDPE、LLDPE、EVOH、MVOH、MLLDPE等樹脂配合黑、白母料,利用三層或多層共擠方式,共擠而成的高性能復合膜。該種形式的包裝具有優異的熱封性能以及避光、阻氧性,同時具有價格低廉、運輸方便、儲存空間小、實用性強等優點,其包裝成本是利樂包的1/2~1/5,是目前最接近百姓生活的一種包裝方式,受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低收入消費人群的青睞。三層共擠膜生產設備成本低,工藝相對簡單,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鮮奶包裝材料。&nbsp;
      但是與利樂包和五層共擠膜相比,三層共擠膜的結構中不含對氧氣起到很高阻隔作用的功能性材料,如鋁箔或EVOH,因此這就決定三層共擠鮮奶膜致命的缺點:第一,三層共擠膜的氧氣透過量根據膜的總體厚度的不同一般在1500~3000(cm3/m2·24h·0.1MPa)之間,遠高于五層共擠膜(≤20cm3/m2·24h·0.1MPa)和利樂紙塑鋁復合膜(≤5 cm3/m2·24h·0.1MPa)的氧氣透過量。這就使得用三層共擠膜包裝的鮮奶的保質期相對較短,嚴重影響了這種鮮奶的貨架壽命。二是同樣因為其阻隔性較差,使得鮮奶一方面很容易吸收來自于周圍的氣味,比如冰箱內的氣味、運輸環境的氣味等;另一方面鮮奶的香味也會向外散失。這樣就嚴重影響了鮮奶的味道和口感。很多消費者反映,同時出產的三層共擠膜包裝的鮮奶與用紙鋁復合膜包裝的鮮奶在口感、香味等方面有較明顯的差距。由于以上缺陷,對三層共擠膜的發展造成阻礙,使用三層共擠膜包裝的鮮奶的消費量出現了下滑的趨勢。&nbsp;
      然而,對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的是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國家標準——《GB19741-2005 液體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該標準適用于厚度小于0.2mm的由塑料與塑料、塑料與紙和鋁箔(或其他阻透材料)復合而成的包裝材料,也適用于用以上材料制成的包裝袋。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在該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之所以說該標準對三層共擠膜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主要是因為該標準是條款強制性標準,其強制性條款為透氧率和衛生指標。標準中對WSS膜(即無菌包裝用塑料膜)透氧率指標規定為小于20cm3/m2·24h·0.1MPa。目前用三層共擠膜包裝鮮奶的方式就是無菌灌裝,而其材料本身的性能決定了它再怎樣改變配方和結構都不可能達到更高的阻隔性能。這對于超出標準規定指標近100倍的三層共擠膜來說,如果該國家嚴格執行該標準的話,其無疑將成為三層共擠鮮奶膜的終結者。
      如果對三層共擠膜下了禁令,就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會對國內的鮮奶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首先,鮮奶生產廠只能使用五層共擠膜、利樂膜或其他新型的高阻隔薄膜來包裝鮮奶,這些包裝材料的價格要大大高于三層膜。鮮奶生產廠如果要更換包裝材料,比如換用紙鋁塑復合膜,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對生產線進行改造。拿北方兩大鮮奶生產廠來說,更換包裝材料每年會直接增加成本近2億元。這樣來看,在保證鮮奶品質不降低的前提下,勢必會造成袋裝鮮奶價格的升高,從而對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次,目前國內五層共擠膜的生產能力還遠不能滿足要求。據統計,每年三層和五層共擠膜的生產總量為6.7萬噸,其中五層共擠膜的生產量為2萬噸左右。如果禁止三層膜的使用,五層膜的產量不可能馬上達到三層膜原有的產量,勢必造成生產出的大量鮮奶無膜可包,極大地影響鮮奶的持續生產和銷售。&nbsp;
      另外,目前生產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的廠家,絕大多數是一些小企業,所用設備也是國產設備,隨著三層膜的禁用,這些小企業幾乎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只能“關門歇業”,會對社會造成不小的就業壓力,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第三,由于鮮奶生產廠對五層膜和利樂膜等高阻隔材料的需求會大大增大,而受國內五層膜生產能力的限制以及不具備生產利樂膜的技術能力,勢必會增大五層膜和紙鋁塑復合膜的進口量,這樣一方面會使鮮奶包裝材料受到國外包裝材料生產廠商的挾制,在材料價格和供應量上受到控制;另一方面,隨著國外包裝材料的大量涌入,將對國內的包裝材料生產廠造成不小的沖擊,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壯大。&nbsp;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減小三層共擠膜的禁用對社會各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第一,應對《GB19741-2005 液體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的適用性進行充分的探討。該標準將衛生指標列為強制性條款是非常必要的,這關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而將透氧率列為強制性條款是否有必要,值得進一步探討。因為食品保質期不僅與包裝材料的阻隔性有關,還與被包裝物的特性以及生產方式等諸多條件相關。對透氧率進行限制也可能是出于提高薄膜對氣味的滲入和內裝物味道的散失的抑制作用這一目的。但我們認為這應該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各種氣味分子與氧分子的結構有很大的差異,對氧起阻隔作用的功能性材料,未必就會對氣味分子起阻隔作用。因此將所有液體食品的無菌包裝膜的氧氣透過率都規定為小于20cm3/m2·24h·0.1MPa可能有些不盡合理,是否可以考慮對標準進行修改,作出一些特殊規定,給三層共擠奶膜留出一條生路。
      第二,如果不對標準進行修改,也可由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適當延長三層膜的使用時間,比如三年到五年。這樣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可以給薄膜生產廠一個產品升級換代的時間。在此期間,生產廠可以有目的地進行設備的升級和產品的轉型,逐步提高國內五層薄膜的生產能力。而且在此期間一些新型高阻隔材料也可以逐漸被認知和利用。其二是讓市場決定其歸宿。據筆者調查,目前使用三層共擠膜包裝的鮮奶在沿海大中城市大型超市中的投放量已呈下滑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消費者已逐步感受到這種鮮奶的味道與紙鋁塑復合膜包裝的鮮奶確實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有更多的消費者放棄了對共擠膜包裝的鮮奶的選擇。相信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口味要求的提高,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如果到那時再對三層共擠膜發出禁令,就會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不會對市場產生過大的影響。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其實是一種為適應中國國情而產生的過渡性產品,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袋裝鮮奶應該會實現由低價格低品質(主要指口味)向高品質中高價格的過渡。
      第三,可對三層共擠膜包裝的鮮奶的保質期進行更嚴格的規定,強令其縮短保質期,比如由原來的20天,縮短為10天。這樣能夠在不改變包裝材料的情況下,減小了由于薄膜阻隔性能不佳對鮮奶品質造成的影響,達到提高鮮奶品質的目的。
      三層共擠鮮奶包裝膜以其價格低和來源的廣泛性,在過去的幾年中贏得了比較大的市場。但作為面向中低消費水平的過渡性產品,也有著明顯的缺點和不足。然而在短時期內對其禁用,是不合時宜的。薄膜的供應和使用環節都沒有在短期內應對這種形勢的措施和能力。因此,我們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還是要從提高三層共擠膜的質量入手,加大對該材料的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淘汰產品質量差、衛生條件不符合要求的企業,使那些產品質量穩定并且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能夠進一步發展壯大。目前國家已委托有關單位正在制定共擠薄膜的國家標準,隨著該標準的出臺,相信會對保證三層共擠膜的質量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究竟三層共擠薄膜鮮奶包裝將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