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的民營企業陣容中,安利合成革獨樹一幟:不僅努力做大,更加努力做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成功上市。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創新能力全球領先,全國同行業擁有專利最多、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企業。這,為合肥的民營企業提供一種成功藍本。
產品出口50多國家和地區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生產經營中高檔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在專業領域名頭卻非常響——作為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與真皮相比,手感柔軟、彈性好,花紋多樣,耐用性優、吸水率低、透氣性好、耐磨、耐刮、加工成型性優越、不易變形等多項指標可與天然真皮相媲美。正是憑借“一招鮮走遍天”的獨門絕技,安利合成革已成為全國生產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最大的企業。
但是,安利合成革并沒有一味地攤開鋪大,追求虛名,而是另辟蹊徑,在“自主創新”上下足功夫。如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安利合成革自主創新能力全球領先,是全國同行業擁有專利最多、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企業,名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聚氨酯合成革創新研發基地”、 “安徽省創新型企業”,是全國同行業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最多企業,行業地位突出。
“安利合成革,全球都在用”,這不是一句空話。北京人民大會堂沙發座椅面料、上海虹橋機場裝修改造座椅面料、正在卡塔爾多哈建設的世界第二個七星級酒店內裝飾,都是指定用的安利合成革材料。目前安利合成革直接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出口額最大且出口發達國家最多的合成革企業。意大利曾經是世界上生產合成革最先進的國家,原來我們是他們的徒弟,但現在很多意大利客商到安利看了以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想到中國合成革有這么好的企業,工藝設備先進、管理良好,已經超越了我們。”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姚和平用這么一個故事,詮釋了安利合成革在行業內的名聲。
狠練內功成為“風景”
今年,受大的經濟環境影響,合成革企業也遭遇創傷。但別的企業在裁員,安利合成革卻增加了400名員工;別的企業訂單大幅下降,安利合成革卻產銷兩旺,產銷量、銷售額超過兩位數增長,出口增長超過20%。在姚和平看來,今年的這一切得益于“狠練內功”。今年,安利合成革內部刮起一股強筋健骨、增強體質的“鍛煉風”。
當今全球經濟低迷,歐債危機,需求不旺,如何面對新的挑戰,姚和平在公司內部強調,要狠練內功、強化管理,整合要素,優化配方設計,“提效率、提速度,就是降低生產成本”,充分利用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在公司迅速開展起來。另外,公司還調整局部戰略,瞄準開發經營量大、受市場歡迎的常規、經典產品。正所謂只有先“吃飽”,再談“吃得好”,沒有“吃得飽”,何以“吃得好”,要有系列化、層次化的產品,適應不同市場、不同客戶的需求。
“安利合成革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十八歲的青少年,充滿生機活力,正蓬勃向上,身體機能非常健康。但也有成長中的煩惱,這個時候就要自我加壓,鍛煉身體——提高整合成本的能力。在我看來,安利合成革不需要盆景,要成為風景,要能夠在各種條件下發展壯大,逆勢而上才是大本事、真本事。”姚和平以這樣一番話,來總結他深愛的企業,樸實而又發人深省。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