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綠色制冷劑與臭氧層保護專題研討會上,國家環保總局外經辦項目處處長熊康表示,按照計劃,2007年7月1日,除必要用途之外,我國可確保全面停止消費和生產消耗臭氧層的全氯氟烴(CFCs)和哈龍,比《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的時間提前了兩年半。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空調器生產和出口國。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規定,在中國制冷和空調領域被廣泛使用的CFCs類制冷劑和氫氟烴類(HCFC)制冷劑將逐步在全球范圍內被禁止使用。據熊康介紹,中國在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方面取得顯著成績,2007年7月1日前全面停止消費和生產CFCs、哈龍已完全具備條件。哈龍行業整體淘汰計劃1996年做出,1997年獲得批準。該計劃實施近10年,哈龍的需求量在急劇縮減,比計劃的縮減量要大許多。而用于空調器、冰箱、發泡等領域的CFCs的行業整體淘汰計劃有的已獲得批準并正在實施,有的已完成。惟一沒有獲得多邊資金改造的是日用氣霧劑行業,其中吸入氣霧劑可作為必要用途,豁免一段時間。
熊康解釋說,全面停止消費和生產CFCs是以生產量為零、進口量為零來核算,對庫存產品是可以使用的。為保證到時全面停止消費和生產CFCs、哈龍,有關部門將按要求對生產企業關閉、拆除生產裝置,對需保留一條生產線的生產企業嚴格監控,同時嚴厲打擊非法生產企業。此外,海關總署、商務部、國家環保總局將嚴格禁止含CFCs、哈龍物質的進口。
此次研討會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和清華大學協辦。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