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9∶40,塑料廠苯乙烯車間燈火通明,吊車、叉車,一片忙碌景象,乙苯脫氫催化劑裝填正在進行。已經在現場整整呆了13個小時的物裝中心化工科計劃員張燕此時已是汗流浹背,但看著眼前的一切,想到經過一波三折終將這批催化劑送到,她欣慰地笑了。
7月20日,苯乙烯裝置停車檢修,按計劃需更換乙苯脫氫催化劑230噸。作為本次檢修最關鍵的環節,乙苯脫氫催化劑的順利更換將直接決定著本裝置的投料開工。所以從檢修開始,催化劑的保供就成了張燕最掛心的事。
7月30日上午9點,物裝中心接到塑料廠通知,要求將前期暫存放在總庫的催化劑盡快送至苯乙烯裝置現場。
需求就是命令。得知消息后,張燕立即聯系物裝中心倉儲配送車間,在得知運力不足無法配送后,立即向科領導進行了匯報。考慮到這批催化劑的包裝為重量1噸的編織袋、裝卸貨不便的因素,科領導立即研究倒運方案,最終決定由運力較強的齊魯物流負責這次倒運工作。
7月30日下午1點,齊魯物流的人員、車輛準時到達總庫和苯乙烯現場。一切準備就緒,可天空不作美,突然下起雨來,大家等了一個小時后,雨仍在繼續,只好收工。
7月31日早8點,天氣悶熱異常,兩輛貨車和叉車及相關人員再次來到檢修現場及總庫,并立即開始倒運。
“貨車進門了嗎?”、“催化劑卸下來了嗎?”因為每輛車從總庫裝上催化劑到塑料廠卸貨,都需要辦理出進門等相關手續和過磅稱重,為了做好總庫與現場車輛倒運的銜接,張燕不斷地打電話詢問兩邊的情況,在苯乙烯現場和總庫之間來回奔波,“僅手機電池就換了兩塊”她的同事說。一直到下午4∶30,僅倒運了5車90噸。
下午4∶50,張燕接到苯乙烯車間電話,要求當晚必須全部倒運完畢。適逢雨季,天隨時會下雨,而140噸還在總庫。怎么辦?“一定要想辦法把催化劑倒運完。”張燕心里憋著一股勁。
化工科領導得知現場情況后立即加派人手,協調齊魯物流加派車輛,做好通宵運送的準備。為加快倒運速度,張燕與塑料廠計量、技術、經保、苯乙烯車間等部門進行深入溝通,最終該廠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了出入廠手續。
當晚,4臺叉車、6輛貨車同時工作,至晚上9點半,該批催化劑全部抵達現場。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