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當前位置:首頁 >

    工程塑料

    氨基塑料期待走出低價競爭的怪圈

    August.30
    中國化工報
      氨基塑料是國內發展迅速的高分子材料之一。目前國內氨基塑料生產廠家已有40余家,近10年內產能翻了兩番,達到30多萬噸,中國的氨基塑料生產能力已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氨基塑料行業生產能力雖大,但技術實力并不強,企業大多集中在中低檔產品領域無序競爭,由此產生的一些危及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最近,國內29家主要氨基塑料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自發地走到一起開了一次會,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低價競爭危及行業發展
      自1957年上海天山塑料廠在國內最早開始生產氨基塑料,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氨基塑料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年生產能力發展到30萬多噸,已位居世界第一。產品基本滿足了國內的市場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但目前隨著產能的快速增長,企業間為爭奪市場而進行低價無序競爭的現象愈演愈烈,嚴重危及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上海吳涇化工公司天山塑料廠副總經理黃浩介紹說,我國氨基塑料行業面臨的形勢可謂是“內憂外患”。在行業內,各廠產品品種雷同,新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各廠只好在中低檔產品市場上靠降價來競爭,整個行業盈利水平不斷降低,現在已瀕于虧損的邊緣。在出口市場上,國內氨基塑料企業缺少溝通聯合,低價競銷,常被外商逐一反復壓價。中國企業不僅利潤很低,而且已引起一些國家的反傾銷。2005年1月,巴基斯坦國家海關委員會應巴基斯坦Dynea有限公司的申請,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尿素甲醛模塑料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Dynea有限公司是巴基斯坦一家主要生產和銷售復合氨基塑料、尿素、三聚氰胺、甲醛等產品的企業,2002~2003財政年度稅后虧損315.3萬盧比,該公司將虧損的原因之一歸咎于中國氨基塑料產品的傾銷。他們在申請中稱,中國的氨基塑料生產廠家以低于正常價值40%的價格向巴市場傾銷,原產于中國的尿素甲醛塑料對巴基斯坦國內產業造成了損害,要求對從中國進口該類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除此以外,印度等國家也有對產自中國的氨基塑料產品提起反傾銷的可能。
      廈門二化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思奇指出,目前國內氨基塑料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利潤空間更小,風險也更大。現在普通模壓級脲醛塑料如果規模不是很大,很難有利潤。顆粒料和注射料仍有不小的利潤空間,但因技術缺乏,國內企業能生產的不多,眾多企業集中在中低檔產品領域內競爭。為了擴大市場企業紛紛打起了價格戰,每噸價格你賣5000元,我賣4900元;你賣4900元,我賣4800元。這就像是戰場上拼刺刀,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兩敗俱傷,直到對方血流光了支撐不住倒下。氨基塑料行業需要盡快沖出這種無序惡性競爭的怪圈,否則將危及整個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從近兩年國內市場氨基塑料與通用塑料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到,隨著原料、能源動力價格的上漲,國內市場上各類主要塑料品種的價格均呈上升趨勢,惟有氨基塑料價格基本是在原地踏步,而且價位最低。
      為什么國內氨基塑料生產企業陷入低價競爭的怪圈?浙江萬安塑料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黃以民認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高檔產品生產技術缺乏。我國現有氨基塑料生產廠家約40家,產品配方幾乎都一樣,來源于40多年前的前蘇聯,各個企業都沒有大的創新。所以產品的技術水平、質量、性能大同小異,特別是外觀(光潔度,鮮艷性)和國外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異,最直接的表現是外觀不鮮艷,不光亮,產品的價格低。另外,我國企業生產的氨基塑料填料質量分數低(約25%),因此強度低,容易引起制件的開裂或破損。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可用于高檔餐具和電器制件,利潤空間大。由于技術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制件光潔度高,掌握生產技術的國內企業很少,主要為臺灣設在大陸的廠家生產。二是企業裝備水平跟不上。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模仿的多,獨立設計的少,設備性能、效率、壽命比較差。干法著色仍需要人工翻料的廂式干燥器來生產彩色粉,設備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樣子沒有改變。尤其是自動化控制方面更有待改進,如干燥器的風量、蒸汽的控制都是人工操作,而國外先進的干燥器已實現全自動化,干燥溫度恒定,產品質量可以保證。
      分析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是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不足。國內氨基塑料企業規模一般較小,絕大部分企業是民營經濟體制,在近十年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一方面,企業紛紛搶占投入少、見效快的中低檔產品市場,忽視了開發高檔品種,因而缺少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的市場拉動力。另一方面,在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過程中,又引發了競相降低產品價格的大戰,企業利潤空間被擠壓,缺乏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的資金。
      目前國內氨基塑料主要用于餐具料,占全部產量的80%以上。有企業經計算顯示,用于餐具料的氨基塑料綜合成本在每噸5000元以上,但有的企業卻賣出了4800元~4900元的低價。對此,行業內有專家分析認為,這可能存在有的企業不惜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采用低質原料進行生產的情況。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標準GB9690-88《食品包裝用三聚氰胺成型品衛生標準》的規定,氨基塑料餐具制品中甲醛的浸出量應控制在30mg/L以下。這就要求采用三聚氰胺為原料來生產才能達到標準,因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中甲醛的遷移量較低,尿素與甲醛縮聚而成的脲醛樹脂中游離甲醛含量較高。為了降低產品價格,企業在產品配方中只有采用更多的低價尿素來替代較高價格的三聚氰胺,但這種產品只能用于電器材料而不能用于餐具料,而一些餐具生產商為圖便宜往往更愿意用這種料。專家建議:為保障廣大消費者飲食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應對進入市場的氨基塑料餐具進行強制檢測,同時對生產企業實行行業準入制度。
      產品升級是關鍵
      氨基塑料是一個問世較早的塑料產品,自1920年德國BASF開始氨基樹脂的研究開發,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目前,氨基塑料雖然面臨著其它塑料產品的競爭,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熱、電絕緣性能,尤其是阻燃性能優良,近幾年仍不斷有新品種、新用途被開發出來。日本有研究機構花了三年時間對氨基塑料與熱塑性塑料作對比研究,最近發表結論認為,在低壓電器應用領域,氨基塑料仍是最理想的材料,其阻燃性、電絕緣性能等是熱塑性塑料無法比擬的。熱塑性塑料加了阻燃劑后,加工性能明顯變差。
      目前發達國家的企業仍在不斷開發氨基塑料生產技術。日本松下電工新近開發出不用木漿的餐具料,它用一年生的草本纖維素代替消耗森林資源的木本纖維素作填料,并且已經實現商品化,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另一種耐電弧180秒、耐熱180℃的電器用三聚氰胺甲醛塑料也在日本開發出來。德國最近開發出耐熱280℃的三聚氰胺甲醛塑料,既可壓模又可注塑。2004年瑞典柏仕德公司推出新型抗病毒及抗微生物的氨基塑料,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經測試證明能在接觸中殺滅SARS冠狀病毒以及細菌、酵母菌和真菌的材料,它可廣泛應用于多種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用品,如餐具、按鈕、門把手、欄桿扶手、馬桶座墊、公用電話等,能有效降低傳播一些流行疾病的風險。由于氨基模塑料是熱固性塑料,固化后成三相稠狀結構不能再熔融重復使用,這給環境保護出了難題。最近有報道說美國一公司已解決了這一問題,找到了這些廢塑料的處理方法和用途。
      從國內氨基塑料產品市場來看,高檔產品仍然供不應求,主要靠進口解決,價格很高,利潤豐厚。如日產的耐熱180℃的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在國內市場價達34000元一噸,德國產的耐熱280℃的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在國內市場可以賣到40000元一噸,比國內企業產品的平均每噸5000元價格高出好幾倍。因此,國內企業要沖出低價競爭的怪圈,關鍵是要在產品升級上下功夫。
      從美國、日本等國目前的氨基塑料產品市場來看(見表1),餐具主要用三聚氰胺甲醛塑料來制造,較低質量的尿素甲醛塑料主要用于電器產品的制造,國內消費市場發展趨勢也將是如此。而目前國內80%的尿素甲醛塑料是做餐具料,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這樣的產品市場結構將會有很大變化。國內企業如果不搞產品升級,不發展高檔的三聚氰胺甲醛塑料產品,占國內氨基塑料產品銷量80%的餐具市場將越來越多地被進口產品占領,國內企業將會逐步丟失這塊大市場。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氨基塑料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目前國內氨基塑料行業存在的問題,已引起各企業的高度重視。在這次29家企業負責人參加的會議上,大家達成共識,決定成立一個全國性的氨基塑料行業組織,并通過了氨基塑料行業組織的章程,選舉福建沙縣宏光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吳涇化工公司天山塑料廠、廣東榕泰集團公司等11家企業為行業組織的理事單位。該行業組織已在福建沙縣宏光化工有限公司開始工作,近期將重點在制止低價競銷上進行協調,加強行業規范和自律;建設行業網站,溝通信息,促進企業的協調一致;在技術引進、技術交流、產品出口等方面做好服務,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表1美國、日本氨基塑料市場消費結構&nbsp;   單位:萬噸/年

    【打印本文】

  • <noscript id="cgecc"></noscript>
  • <td id="cgecc"><u id="cgecc"></u></td>
    草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