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發揮資源優勢 唱響碳酸鈣經濟
July.2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江西網
地處江西省中部的永豐縣,因“無高速、無鐵路、無國道”等交通區位優勢不明顯嚴重制約了該縣的工業經濟發展。但面對自身發展的困窘,奮進的永豐人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創造了曾經享譽全省的“永豐現象”。近年來,永豐縣工業經濟逆勢上揚,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11年,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2.6億元,工業增加值26.3億元,上交稅收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37%和61%,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成功進入全省主營業務收入百億元俱樂部。
6月30日,由省政府新聞辦、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人保廳、省中小企業局聯合主辦,中國江西網承辦的“走進江西工業(經濟)園區”大型網絡宣傳活動采訪小組走進永豐縣,探訪永豐突破瓶頸,撬動縣域經濟發展喜人成果。
永豐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石灰石、大理石、螢石、菊花石等礦產資源,依托自身優勢,縣委縣政府高位推動,全力發展“石頭經濟”。
“我們先后引進了央企投資12億元建設年產400萬噸的旋窯水泥項目、投資2億元年產10萬噸的九峰納米鈣、投資1.5億元的信和色母等碳酸鈣關聯企業。”6月30日,永豐縣副縣長李東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永豐縣依托資源優勢,主動靠大聯強,引進強企,做好石灰石、大理石、螢石、菊花石四篇“文章”。
此外,永豐還在2008年、2011年成功承辦了全國改性塑料年會和全國色母粒行業年會,大力宣傳永豐碳酸鈣產業,進一步帶動了廣源化工、三和納米鈣、永發化工等原有碳酸鈣企業的擴容提質,拉長了產業鏈條,加速了碳酸鈣產業的發展,擴大了永豐碳酸鈣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另外,2011年,在浙江余姚舉辦碳酸鈣產業推介會,吸引客商近百人,永豐成功簽約8萬噸色母粒、納米碳酸鈣、科贏膠業等18個項目,合同資金14.81億元。
“下一步,我們依托豐富的石灰石等礦產資源,鞏固擴大廣源化工等重點企業,積極發展塑料母粒、無紡布等精深開發項目,延長產業鏈條,逐步實現由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轉變,打造全國碳酸鈣產業基地。”李東根表示,目前,永豐已通過省級碳酸鈣產業基地的專家評審。
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底,永豐全縣共有從事碳酸鈣產業的企業35家,年設計生產加工規模達130萬噸。2011年,碳酸鈣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上繳稅金6000多萬元。
“永豐縣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李東根表示,永豐縣看重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社會經濟效果。
“在政府的引導下,廣源化工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開發出“濕法納米鈣”生產技術,產品細度由原先的800目猛增到現在的6000目以上,企業附加值提高了5倍以上,年產值超過6個億,并成功擠進同行業全國前三強。”李東根表示,永豐縣與清華大學化工系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合作的內容主要是碳酸鈣產業規劃、科技成果轉化、人員培訓等。
另外,該縣的三和納米鈣公司通過與清華大學合作,其生產產品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價格由800元左右/噸提升到3000多元/噸,并成為廣州本田公司底漆原料的穩定供應商。
“江西博源實業公司,承接北京大學的高科技成果,引進高效低耗脫硫催化劑生產技術和工藝,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DS”催化劑,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全省新產品開發一等獎,銷售價達到43萬元/噸。”李東根告訴記者,嘗到科技甜頭的博源公司,又投資2000萬元開發研究博落回生物堿生產工藝。
近年來,永豐緊緊圍繞實施“科技入園、科技興企”戰略,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積極向上爭取科研資金、技改資金,加大技改力度,提升產業檔次,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打印本文】